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参考文献:
[1] 曾吉 王莉 周学峰《中国心血管杂志》2023年28卷05期
[2] 于灏镭 袁涛 包倪荣《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5年27卷02期
[3] 林思婷 张新玲 钟钧琳等《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5年42卷01期
我最近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体重比去年重了不少,这可把我愁坏了。回家后我就赶紧上网查资料,想看看体重和健康到底有啥关系。这一查,还真发现了不少门道,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唠唠。
就说我认识的王先生吧,他今年45岁。有天早上站在体重秤上,看到数字停在82.5kg,心里“咯噔”一下。他身高1.7米,算下来BMI指数都28.5了,远超正常范围。
后来去医院心血管内科一检查,问题还真不少。血压165/108mmHg,医生都忍不住皱眉;用听诊器一听,心跳也比正常快了12次/分钟。医生说这是典型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是因为脂肪堆积,交感神经变得亢奋,心脏就一直加速工作。而且,王先生的甘油三酯2.9mmol/L(正常是小于1.7),空腹血糖6.8mmol/L(正常要小于6.1)。
双膝关节拍X光,发现软骨厚度减少了大概2毫米,相当于正常20年的磨损量。超重的体重,给王先生带来了不少健康问题。
还有张女士,38岁,她的BMI只有16.8。她长期挑食,一门心思追求苗条身材,结果身体也出问题了。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才92g/L(正常是110-150),骨密度T值-2.8,已经有骨质疏松的症状了。她身体特别虚弱,还老是生病。
从王先生和张女士的例子就能看出来,体重真不是个小问题。生活里好多人都因为体重面临健康危机呢。那体重和寿命之间,到底有啥联系呢?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BMI,这可是衡量体重的重要指标。BMI就是用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算出来的数值,国际上通用它来评估体重和健康的关系。在咱们国家,成年人正常的BMI范围在18.5-24.0kg/m²。
比如说,有个成年人身高1.75米,体重70公斤,算下来BMI大概是22.86,就在正常范围内。不过得注意,BMI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像孕妇、肌肉特别发达的人,还有不同人种,它的参考价值就会受影响。运动员肌肉量高,BMI可能偏高,但他们体脂率低,身体可健康了。所以,参考BMI的时候,最好再结合体脂率、腰围这些指标一起评估。
要是BMI数值偏高,那就说明超重或者肥胖了。这背后的原因,大多是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当然,也有可能是像甲状腺功能减退这类疾病导致的。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现,肥胖和13种癌症的风险都有关系,像绝经后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等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的杨金奎教授团队做过研究,在2007年到2021年这段时间,咱们国家和肥胖相关的癌症,也就是大家说的“胖癌”,发病率每年都以3.6%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而且年轻人里这种增长更明显。
2021年发表在《BMC医学》上一项涉及350万人的研究还发现,“腰粗肚子大”的人患癌风险更高,腰围越粗,风险就越大。
超重和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可不止癌症这一项。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脑梗死,还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些疾病,患病几率都会增加。肥胖的人得冠心病、中风这些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太多了。糖尿病要是控制不好,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像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会缩短寿命。王先生就是个例子,肥胖让他陷入多种疾病的困扰,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反过来,要是BMI数值偏低,说明体重过轻,这也可能是能量摄入不足、胃肠道疾病、肿瘤等原因造成的。体重过轻会引发骨质疏松、免疫力低下这些问题,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生育困难的情况。
就像张女士,长期节食,身体缺少必要的营养,最后贫血、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三天两头生病。从医学角度来讲,体重过轻的时候,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免疫系统得不到营养支持,就变得很脆弱,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而且身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还会分解肌肉组织来供能,这样肌肉就会萎缩,身体的正常运转也受到影响。
其实,不同年龄段,体重和健康的关系也不太一样呢。
对于60岁以下的人来说,维持正常体重特别重要。好多研究都表明,这个年龄段的人,BMI保持在18.5-24.9的时候,死亡率是最低的。在这个范围内,身体的代谢功能比较稳定,各个器官也能正常工作,患病的风险就低,这可是健康长寿的基础。
我认识一个40岁的职场人,他一直保持规律的饮食,每周还会运动三次,BMI维持在22左右。每次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整个人精力充沛,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能轻松应对。他在饮食上特别注意,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像鱼虾、鸡肉、豆类这些。那些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他都很少吃。运动方面,他喜欢慢跑和游泳,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缓解工作压力。
就是这样良好的生活方式,让他一直保持着健康的体重,生活质量也很高。
但60岁及以上的人群,情况又有点不一样了。欧洲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过了60岁,BMI在25-29.9的人反而更长寿。《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也做过研究,追踪了1950位60-103岁的住院老人,发现60岁以上老人理想的BMI在20-26.9,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BMI保持在22-26.9,能大大降低死亡和功能衰退的风险。
这是因为上了年纪之后,身体需要一定的脂肪储备来应对疾病和身体机能的衰退。比如说李奶奶,今年70岁了,BMI大概是26。她平时饮食很均衡,还喜欢散步这种轻度运动,身体可硬朗了,很少生病住院,生活质量也高。她每天都会吃足够的蛋白质,像鸡蛋、牛奶、瘦肉这些,还会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蠕动。散步的时候,她速度适中,每次都走30分钟以上,既锻炼了身体,心情也变好了。
李奶奶这样的生活方式,让她在老年时期也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不过,关于体重,大家还有不少错误的认知。
有些人觉得,只要看起来不胖,身体就健康。我有个朋友小李就是这样,他外表看起来身材挺匀称的,可体检的时候发现内脏脂肪超标,进一步检查还查出了轻度脂肪肝。体重正常可不代表体脂分布就合理,就算外表看着不胖,也可能存在内脏脂肪过多的问题,这样患病的风险还是很大。
像小李这种情况在生活中还挺常见的,好多人都因为忽视了体脂分布,等到身体出现症状了才发现健康出问题了。所以,咱们可不能光靠外表来判断体重是否健康,最好定期去体检,多关注体脂率、腰围这些指标。
还有人觉得老人胖点没关系,张阿姨就是这么想的。她觉得自己上了年纪,胖点无所谓,结果她的BMI高达32,属于肥胖了。这下麻烦来了,高血压、膝关节疼痛这些问题都找上门了,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以前她特别喜欢跳广场舞,现在因为肥胖,行动都不方便,根本跳不了,生活乐趣也少了很多。
其实,就算上了年纪,体重过高还是会带来很多健康隐患。老人身体机能本身就下降了,肥胖会加重心脏、关节这些器官和部位的负担,引发各种疾病,连生活自理能力都会受影响。所以说,老年人同样要重视体重管理,保持健康体重,才能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那咱们到底该怎么科学地管理体重呢?
饮食调整很关键。蛋白质的选择上,尽量以鱼虾、鸡肉这些白肉为主,红肉适量吃就行。烹饪的时候,最好选择蒸煮炖这些方式,少用油炸、油煎,这样做出来的食物软烂,容易消化,对老年人来说更友好。
给大家举个例子,早餐可以喝一杯牛奶,吃一个水煮蛋,再搭配一份燕麦粥;午餐来一份清蒸鱼、清炒时蔬,加上适量的糙米饭;晚餐喝一碗蔬菜豆腐汤,吃少量红薯,再配上清炒虾仁。那些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要少吃,饮料也要少喝,多吃水果和蔬菜,保证饮食结构均衡。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里就建议,超重的人可以参考指南制定减重食谱,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像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这些,能量一般在400kcal/100g以上。另外,进食时间也有讲究,早餐要按时吃,晚餐别吃得太晚,一般在17:00-19:00之间吃比较好。
运动也不能少。每周至少要进行15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这些都可以。中老年人还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这些运动项目。每天早上或者傍晚,花30分钟快走一会儿,步伐适中,走到微微出汗就行;或者每周去参加三次社区组织的太极拳课程,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和其他人聊聊天,增进感情。
要是超重或者肥胖的人,运动的时候要以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再搭配一些抗阻运动。肥胖患者减重的时候,每周可以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最好隔天运动一次;抗阻运动每周做2-3天,也是隔天一次,每次10-20分钟。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消耗多余的热量,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对维持合适的体重和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
除了饮食和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平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尽量别熬夜,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熬夜会干扰身体正常的代谢,影响激素分泌,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身体免疫力也会下降。
还有,心情也要保持舒畅,压力太大容易引发内分泌失调,这也会影响体重。大家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像书法、绘画、养花这些,既能缓解压力,又能调节身心状态。另外,戒烟限酒对体重管理和身体健康也有好处。研究发现,吸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过量饮酒的话,摄入的热量太多,也容易让人变胖。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能感觉到,体重和寿命之间的联系特别紧密,也很复杂。体重过重或者过轻,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不同年龄段适合的体重范围也不一样。不过,只要我们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适度的运动锻炼,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体重,为健康长寿创造好条件。
真心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都能重视体重管理。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也是对家人负责。别再对体重问题不管不顾啦,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自己的未来投资,过上健康长寿的美好生活。
参考资料:
【1】《寿命与体重的关系被发现:40岁后,这样的体重刚刚好,你达标了没》;
【2】《调查发现体重和寿命关系,60岁后别和体重较劲,“微胖”其实更好》;
【3】《别太瘦!不要身材焦虑!身上这4个地方有点肉才好,这种身材最长寿!》;
【4】《体重越重,寿命越短》;
【5】《寿命和体重有什么关系?50岁后,体重越接近“哪个数”,越是健康?有科学依据吗?》;
【6】《寿命与体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7】《【体重管理】想科学控体重?这5个关键环节缺一不可!》;
【8】《寿命与体重的关系》;
【9】《【世界防治肥胖日】如何获得科学有效的体重管理?》;
【10】《不同年龄段的人体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11】《科学发现:体重与寿命有关?体重控制在多少最长寿?医生说出答案》;
【12】《过度肥胖就是病!全球顶级医学期刊称,BMI体重指数在35以上的肥胖人群,平均寿命要比正常体重的人少8年》;
【13】《肥胖是万病之源,记得测量一下你的BMI》;
【14】《【轻断食减肥指南】北京协和医院陈伟:52轻断食,认真坚持能够实现一个月减重两到三公斤》。
相关知识
王先生胖张女士瘦都患病,体重与健康啥关系?科学管理是关键
健康学堂|胖瘦很关键,健康更重要!“体重管理年”带你科学减重!
体重管理与健康管理的关系
科学管理体重:破解“喝水都胖”的饮食密码
肥胖患者科学饮食计划与健康瘦身.docx
全民健康体重管理:八个关键步骤与科学健身指南
肥胖与情绪:心理健康与体重的微妙关系
杜淳妻子王灿患病暴瘦,体重仅剩79斤,病因与工作太忙带孩子有关
山东:体重管理门诊火爆,多学科共治肥胖
想要健康吗?体重管理是关键!
网址: 王先生胖张女士瘦都患病,体重与健康啥关系?科学管理是关键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68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