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药品不良反应,你了解吗?

药品不良反应,你了解吗?

“药物是把双刃剑”

“是药三分毒”

可以理解为

凡是药物都具有两面性

药物既能治病亦能致病

都会产生不良反应

但由于个体差异

所表现的状态也不一样

何为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属性,一般来说,所有的药品都会存在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临床表现症状?

    总体上来说,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累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有:一是皮肤附件损害,如出现皮疹、瘙痒、剥脱性皮炎等;二是消化系统损害,如引起腹泻、呕吐,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等;三是泌尿系统损害,如引起血尿、肾功能异常等;四是神经系统损害,如导致头晕、眼花、大小便失禁等;五是心血管系统损害,如引起心悸、心律失常等;六是呼吸系统损害,造成胸闷、呼吸急促、窒息等;七是血液系统异常,引起贫血、凝血障碍等;八是全身性损害,如引起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发热等。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药品上市后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撑,其意义重大。一是及时预警风险,避免伤害事件重复发生。对于公共突发和群发的药品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可以起到预警作用,降低严重不良反应对公众造成的伤害,有效避免同类事件重复发生。二是为上市药品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为监管部门加强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三是有利于促进企业新产品研发与工艺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四是有利于指导医疗机构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持有人、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应当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经过各方努力,持有人、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比例是衡量报告总体质量和可利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工作一直将收集和评价新的和严重反应作为重点内容。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尤其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多了,并不是说明药品安全水平下降,而意味着监管部门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全面,对药品的风险更了解,风险更可控,对药品的评价更加有依据,监管决策更加准确。同样,在医疗实践中,能及时地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程度,并最大限度地加以避免,也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按照新修订《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责任人不依法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将受到什么处罚?

    《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未按照规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或者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药品经营企业未按照规定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消费者使用药品的过程中,发生了不良反应应该如何处置?

    若发生疑似药品不良反应,要做到“一停用二报告三留证”。一停用是指消费者一旦出现疑似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严重时应到医院就诊。二报告是指消费者出现疑似不良反应后,可以向销售单位报告或通过电话(不良反应报告热线58565352)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三留证是指消费者出现不良反应后,应注意保留购买药品的凭证及包装、不良反应发生部位的照片、治疗诊治病历及有关单据等。

相关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需要您多了解一些!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副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药品的不良反应你对此怎么看!
不良反应少的药物一定比不良反应多的药物更安全吗?
停药反应、低血压、干咳,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你都了解吗?
药品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不良事件区别?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问答 2007

网址: 药品不良反应,你了解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70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