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沟门前碗团

沟门前碗团

基本简介

播报

编辑

沟门前碗团是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的汉族面食小吃 [3]。

发源地

播报

编辑

沟门前碗团

沟门前碗团 [3]是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的汉族面食小吃,在陕北榆林;山西离石、中阳、平遥、保德等地都有,也被称为碗脱或碗秃或碗秃子。 [4-5]

所处环境

播报

编辑

“沟门前”是柳林的一个地名 [6],位于柳林县城柳林镇田家沟的沟口 [6],故名沟门前,占地面积3.5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沟门前的区位价值类似于太原市的钟楼街,北京的大栅栏,上海的南京路,是柳林县商贸集散地.尤其以小吃摊位集中,味道正宗而闻名遐迩,碗团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7-8]

名称来源

播报

编辑

“碗团”之名的来源是因为它制于碗,食于碗,用圆圆的碗蒸出圆圆的碗团,象征团团圆圆。 [9]

历史来源

播报

编辑

相传,公元280年,反晋大将石勒统领军队进攻西晋都城。营地扎在柳林时,当地居民生活困苦,军粮成了大问题,粮食紧张时就把荞麦磨碎后熬粥喝。一次,几个军士外出,误了饭点,荞面粥已凝结成块,饥饿难耐的士兵只得吃碗内的凉荞面块,却也觉得颇有滋味。有的人把荞面块切成条,加入盐和辣椒食用,味道更好,受到了石勒的欣赏。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得以改进,一道美味的柳林小吃碗团就此诞生。 [10]

现存状况

播报

编辑

沟门前碗团是当地一种在碗中即食的小吃,贾旭东的碗装沟门前碗团不仅劲道爽滑、调料美味,还方便携带。其碗团更劲道的秘方在于制作工艺的改进。碗团制作工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贾旭东的碗团更是已入选中华名小吃、中国晋菜,柳林碗团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现在,贾旭东的厂房每天要消耗300公斤左右的荞面,制作上千碗碗团,产品销售至太原、西安、乌鲁木齐等主要城市。“碗团是个好东西,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品尝到。”现在,沟门前碗团平均每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3]

制作方法

播报

编辑

柳林沟门前碗团的制作很讲究,先要净化麦粒,将干荞麦入碾脱落杂质簸去尘土、麦柄,入渲箩用湿布擦之,多次换洗湿布,以求擦净。并将擦后的麦粒趁湿复入碾机脱皮出机后用细箩筛面,将筛上的皮渣簸去,带皮粉粒再次入机磨之,过箩,皮则净除、将两次脱皮后的麦粒共入磨机,筛面即可。

面粉内和入适量的食盐、姜粉,用凉水和为硬面团,然后稍加冷水,揉为均匀的面条硬度,不断用力揉搓,使其盘‘性”。

待面团光亮利手“性”盘好后,以些许冷水不断搓揉,使其稀释,变成稠糊浆,再用手朝同一方向不时加水连续搅动稀释到面糊能挂住勺碗为宜。

面糊调好后入碗上锅、碗多为细瓷,以底浅容积小者为宜,面糊入碗前,先将碗置锅内蒸热,用湿布擦去碗内汽水,将面糊舀入碗内。每碗只盛八成,加盖以武火蒸之。蒸约二十分钟即熟。趁热取碗出锅,用双筷朝一个方向飞速搅动,摊贴至碗口边缘,使碗内呈凹形状,置于凉处令冷即成碗团。 [11-12]

食用方法

播报

编辑

一、冷食

柳林沟门前碗团多为冷食,切条,就碗刀扎而食均可,以蒜泥、辣椒、好醋为主要调料,尚配以姜末、香油。其辣椒选用头茬,晒干后研为细末,用麻油烧热后。放入葱少许,待葱爆出香味时,可适当配入花生仁,核桃仁等,并倒入辣椒粉,用铁勺搅匀,油多辣椒少,遂成稠浆,装入瓶、钵备用。柳林碗团的辅料跟柳林碗团的质量息息相关。 [13]

二、热炒

1.准备豆芽,植物油,盐,胡椒,花椒,蒜,干辣椒。 [13]

2.同样的把沟门前碗团切成条。 [13]

3.往锅中倒入油,等油七分热可加入蒜片,花椒,胡椒,干辣椒。同时把切好的豆芽倒入锅中。 [13]

4.待豆芽八分熟的时候把切好的碗团倒入锅内。(2-3分钟即可)。 [13]

5.出锅,出锅后也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加点蒜沫或者陈醋。 [13]

相关知识

荞面碗团
金圪达碗团
双沟酒文化旅游区门票预订
职场必备:保持良好沟通心态,开启成功之门
二胎家庭能一碗水端平吗 要二胎如何和大宝沟通
汼记 荞面碗团方便食品热量
石勒 荞面碗团方便食品热量
2024环门头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暨2024门头沟山野户外骑游大会圆满落幕
沟通16计:成为完美的沟通者
超级碗Foodbowl门店达100家,在深圳杭州开放联营加盟

网址: 沟门前碗团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