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歌手陈奕迅在巡演纪录片《FEAR and DREAMS: NOW is the only reality》首映式上坦言,他在杭州演唱会取消后因压力过大而患上焦虑症,需要服药;并提到医生曾告知药物“无副作用”,但在停药后症状反弹明显。事实上,陈奕迅的经历并非个例。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无处不在的舆论压力,都对艺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密集巡演考验体力
对歌手而言,大型巡回演唱会是体力与心理的双重考验。陈奕迅“FEAR and DREAMS”世界巡演自2022年底从中国香港启动,走过中国澳门、上海、成都、广州、厦门、西安、北京等城市,到达新加坡、英国、日本等海外国家和地区,至今已演出超过百场。每场表演都需要保持高强度的舞台表现力,这种密集行程不仅可能导致身体透支,还可能因为长期疲劳、压力而诱发焦虑或抑郁。
过去两年里,陈奕迅就数次因为身体问题而被迫取消或延期演唱会。
2023年10月的澳门站共举行九场演唱会,其中有三场因陈奕迅感冒而从10月20日至22日延期至10月26日至11月1日;
2024年5月底举行的杭州站演唱会共有6场,但因陈奕迅身体不适而缩减至四场;其中,5月25日演唱会开场后,陈奕迅含泪登台宣布因身体不适而无法完成演出,随后也在微博发文再度致歉;
2024年6月,陈奕迅在打网球时中暑休克且下巴骨折,导致原定于2024年6月举行的重庆演唱会、2024年7月举行的佛山演唱会,分别延期至2025年3月和2025年1月举行;
今年5月,陈奕迅预计在中国高雄的大巨蛋场馆举行六场演唱会。因其感染新冠,首场从5月15日延期到5月23日举行。
尽管艺人身体不适实属意外状况,但演唱会每一次延期或取消都有可能造成观众的损失,艺人和主办方也因此需要面对公众的压力。
在《FEAR and DREAMS: NOW is the only reality》首映式上,陈奕迅再次谈到杭州站的取消:“观众都入场了,任何表演者都不想发生这些事(演出取消)。大家多份体谅吧。”当时陈奕迅主动站到台前向到场观众鞠躬致歉,他认为不同歌手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些歌手可能真的面对不了,没上台鞠躬。(无论歌手怎么做)一定有人上网给负评,但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大家有这种自由。但其实也要看到,背后有很多人在做事,希望用恰当的方式处理(这些突发情况)。”
舆论形成隐性压力
除了高强度的工作和突发情况外,陈奕迅近年也多次成为舆论焦点。观众对他在演唱会上的状态和言行的评价,也可能形成隐性压力。
比如,“FEAR and DREAMS”巡演因歌单“冷门歌”较多而受到质疑。南京演唱会上,有现场观众称“演唱会气氛差,热歌几乎一首没唱,现场像上班开会”。陈奕迅回应过这个问题,表示朋友和家人都提过这次演唱会“如果能多唱几首我们熟悉的歌就更好”,但他想通过“FEAR and DREAMS”分享他对世界的看法,“我知道只有少数人在鼓掌,但不要别人做什么,你就一窝蜂都过去做”。也有歌迷认为,演唱会歌单很早就公开了,如果对歌单不感兴趣,可以选择不看演唱会。
2023年10月举行的澳门演唱会上,陈奕迅用粤语发表感想时,台下有观众大喊让陈奕迅讲普通话。陈奕迅无奈回应,希望对方提要求时加个“请”字。此次引发关于观演礼仪和演唱会语言的争议。在后续的澳门场次上,陈奕迅在说话环节大多以普通话、粤语和英语换着说,似乎有意避免再次发生争议。
2025年5月,陈奕迅因感染新冠而推迟了中国高雄演唱会,却意外“被去世”。某营销号发布陈奕迅因新冠并发症去世的假消息,掀起轩然大波。陈奕迅本人在数天后更新个人社交账号辟谣,发出一张叉烧照片并配文“复活后先吃块肉”。
社交媒体愈发发达的当下,艺人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更需要承受“完美人设”的期待——情绪失控可能被骂“耍大牌”,表达脆弱又可能被嘲“矫情”,进退两难。陈奕迅的坦诚或许也该让大众思考:是否默认了“娱乐至上”的逻辑,而忽视了对表演者作为“人”的关怀?艺术的生命力源于真实的人性,而非完美无瑕的假象。
文 | 记者 胡广欣图 | 艺人社交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陈奕迅也中招!新冠反弹为何引发全民焦虑?
陈奕迅确诊新冠:当聚光灯照向明星健康权
陈奕迅被传去世,歌手叶晓粤:假新闻,健康危机与舆论风暴的交织
陈奕迅带病飙高音:明星健康与职业精神的边界之战
警惕!上班族如何应对“年关焦虑症”
日本公主暴瘦健康亮红灯 传言因怕胖患上厌食症
警惕!滥用处方药减肥,健康亮红灯
人体不该有的响声 警示健康亮起“红灯”
职场焦虑症:压力下的心理调适
警惕无声杀手:高血压的防治指南与健康管理秘诀
网址: 陈奕迅坦承患上焦虑症,警惕压力让心理健康亮红灯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5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