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五大虚假保健品案例曝光:警惕健康陷阱
● “中药丸”宣称治糖尿病案:2023年7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发现,李某等人将化学药品格列本脲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打成药粉,与山药、天花粉等混合制成“中药丸”,宣称可治疗糖尿病并通过微信销售。经检验,药丸含化学药品格列本脲,依法被认定为假药。2024年8月,李某等5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拘役和最高十一年十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8万元至500万元不等,5人均被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涉案金额达1300余万元。
● “越老秀花”系列产品虚假宣称案:2023年2月,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机关联合检查发现,马某某、杨某某等人自创配方,擅自生产“越老秀花”系列产品,宣称可治疗腰椎颈椎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在集贸市场和网络平台销售,其行为违反相关药品管理法规。
● “保税仓发货”进口保健品造假案 :据《央视财经》2025年报道,一些标称为进口的保健品,虽表面进口手续齐全,跨境电商店铺也有其他国家地区经营许可文件,但实则隐藏制假售假黑色产业链。如售价129元已售3.9万件的女性复合维生素产品,宣传为“美国原装进口,100%海外直采”,还有“LAXIN”美国进口纳豆激酶胶囊精菌进口高活性4000FU红曲片产品,以“跨境进口”名义售卖,在原产国却查不到相关信息,且前者详情页还宣称产品具有四大功效,但实际上只是保健品。
● 欺骗家长购买增高保健品案:犯罪分子编造“骨密度低”的虚假基因检测报告并虚假解读,对增高产品的价值、功能、效果等进行虚假宣传描述。当被害人以无实际效果为由要求退款时,行为人继续欺骗被害人升级套餐,或以免费更换服务方案等方式安抚、欺骗被害人。
● 欺骗老年人购买预防恶性病保健品案:以免费检查的名义掌握老年人的基础病情况并虚假解读,对所谓保健品(如益生菌胶囊)的价值、功能、效果等进行虚假宣传,刻意夸大产品可以溶血栓、降血脂、预防各种恶性病等。如果受害人提出没有效果等问题,行为人会更换方式继续欺骗被害人。
相关知识
虚假宣传零容忍!3起食品广告违法案例曝光
保健品行业违法案例曝光,虚假宣传重罚122万,合规生存是基础
虚假宣传零容忍 3起食品广告违法案曝光
“百日行动”曝光11起典型案例,狠治老年保健品乱象
食药监总局曝光6起虚假广告 两款保健品上黑榜
江西曝光医保欺诈骗保案例,揭示医疗保障的隐患!
央视曝光特供酒产业链,警惕虚假繁荣下的消费陷阱
国家医保局曝光9起骗取生育保险基金典型案例
严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 三部门曝光十大典型案例
韩国减肥茶被曝虚假宣传,涉近一半功能性茶饮品!国内所售韩国南瓜茶被曝虚假宣传
网址: 国内五大虚假保健品案例曝光:警...@爱吃的翔子的动态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