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服用了半年多的高价保健品,居然只是些“平平无奇”的糖果和固体饮料,对疾病起不到任何治疗作用——近日,安徽淮南警方成功打掉了一个专门针对中老年群体售卖虚假保健品的诈骗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26名,冻结涉案资金2亿多元。
据了解,此前,该团伙几乎每天以网络直播方式,讲授所谓的 “养生课”,为观众“洗脑”,进而在微信群中兜售他们研发的“保健品”。直播人员称,这些产品可以预防和减缓老年人的高血压、高血脂、关节疼痛等症状,很多人对这些产品深信不疑,争相购买。廉价的糖果和固体饮料,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高大上的“保健品”的?中老年消费者为何容易“中招”?
中国之声丨点击收听音频→
00:00
06:33
市井角落暗藏“假药店”
作案目标“瞄准”老年群体
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民警开展走访时,发现了一个隐藏在老式居民楼里的售卖保健品的实体店,从外观看,非常不起眼。
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网安大队副大队长李杰回忆:这家店就隐藏在不起眼的闹市角落里,甚至连门面的门头、招牌,全部都没有。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觉得此店销售的产品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民警经过进一步侦查发现,实体店售卖的保健品的包装盒上并没有保健食品标志,售卖方式主要是通过微信群卖给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网安大队民警徐扬介绍:这些产品的本质只是一些食品,但是这些讲师在宣传的时候,会进行虚假、夸大宣传,让老年人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这些产品具有药用性。
警方查获的部分非法保健品(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供图)
据了解,受害的中老年消费者被拉入了一个名为“科学法养身班”的微信群,群成员称呼群主为“大掌柜”;群主告诉群成员,只有50岁以上者,才能被拉入群。进群后可以通过直播“听课”,直播开始前,群成员在一个叫“微赞”的直播平台上,输入个人手机号和“大掌柜”发来的“门牌号”后,才可进入直播间。
受害者告诉记者,根据相关介绍,直播时讲课的“讲师”是医学专家,有20多年的医药临床经验,对骨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都有深入的研究;在直播讲课时,“讲师”通常还会在身后摆放一些醒目的奖杯、证书等。
受害者1:讲课的都是在北京康利森院士工作站工作,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的。这样一讲我们更相信了,因为都是搞医学的。
受害者2:因为他的宣传就是针对老年人的各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胆固醇等,另外还有骨关节病。
很多中老年人在话术的诱导下,在所谓“讲师”的迷惑下,相信他们的产品疗效,陆续购买了不老莓针蓝果VC片、脑肽复合片、沙棘多肽固体饮料等十几款产品。
受害者2:我们先在群里面报名,然后把钱转给群主,先交十块钱定金。货到了以后,就直接到服务站拿。
受害者介绍,取货的服务站就是隐藏在居民楼里的实体店,可以自己去取,也可以提出送货上门,然后再把钱交给“大掌柜”。警方透露,在该起案件的被害人中,一位来自陕西的老人总共花了6万余元,几乎把嫌疑人推销的所有产品都买了一遍,有的产品还多次购买。
有受害者称,听完课后,如果有问题,可以反映给“大掌柜”,再由其反馈给“讲师”。有群成员曾质疑,为什么服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还没缓解症状?“讲师”则回复称,效果不会立竿见影,需要坚持吃才能看到效果。然而受害者坚持了半年,钱花出去了,身体却没什么反应。
受害者2:讲师称,这个产品吃大概半年就会有效果,但是我这次体检发现什么效果也没有。
主要犯罪嫌疑人“一假到底”
一年流水超三亿
随着侦查深入,民警发现,这些动辄上百元的所谓“保健品”,实质上是由食品加工厂生产的普通糖果或固体饮料,出厂价最便宜的每斤仅几元钱,最高的也不超过20元。
警方通过侦查和审讯后发现,主要犯罪嫌疑人可谓“一假到底”,他们为自己杜撰了“院士”“干细胞疗法负责人”等头衔,并虚构产品疗效,甚至有的嫌疑人连名字都是假的。警方调查了解到,实体店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大公司,这个公司注册地在山东潍坊,公司核心成员分布在北京、山东两地,全国实体店600余家,加入微信群的中老年人全国多达26万余人。
抓捕现场(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供图)
李杰:我们前期研判的过程中,就掌握了嫌疑人使用的部分收款账户。当时就发现,近一年的流水涉案资金比较大,达到了3个多亿。
抓获的嫌疑人和扣押的电脑(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供图)
淮南市公安局统一协调,对该诈骗团伙总部开展收网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冻结涉案资金2亿多元、资产2千余万元,扣押金条38公斤。据主要犯罪嫌疑人尹某某、张某某交代,因看到保健品的利润可观,两人便于2021年合伙在山东注册了这家公司,发展全国代理商,制作话术,聘请讲师,开设网络直播间。经市场监管部门核查鉴定,这些所谓“保健品”都是一些没有任何审批标识的食品,且不具有任何保健作用或者药用价值。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如何辨别“真假保健品”?
那么,消费者如何才能选购到真正的保健品?
业内人士: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是有肉眼可见的区别的,保健食品都有国家规定的“小蓝帽”,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另外,“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这句也是强制性的一个标识。
蓝帽子标志,是我国保健食品专用标志,为天蓝色,呈帽形,业界俗称“蓝帽子”,也叫“小蓝帽”。而本案件中涉及的产品,无论是压片糖果还是固体饮料,都是食品而非保健品,显然在包装盒上也没有“蓝帽子”以及“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的说明。
业内人士观察发现,目前市场上仍有不少压片糖果、固体饮料类的食品产品,打着“保健品”的旗号,甚至借用一些中医老字号招牌,通过精心“设计”产品名字的字体排版等手段,误导消费者将食品当成保健品甚至药品购买。
业内人士:比如“鹿鞭牡蛎肽”,这应该是它的成分,它的真实属性是食品,食品名字叫“压片糖果”。它应该规规矩矩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把“压片糖果”和“鹿鞭牡蛎肽”以同样字号、同样字形、同样位置在同一个版面展示,但是他们故意把“压片糖果”这些字号隐藏得很小,或者是进行异形化,让消费者不容易辨别出来,就是“障眼法”。这样的话这个产品一看就很忽悠人了,消费者会觉得,这是不是起码是个保健品,弄不好还是个药品呢。
某些看似“保健品”的产品,实为压片糖果,包装上“压片糖果”的展示却较为隐蔽
对此,李杰提示:“如果老年人需要购买药品和保健品,一定要到正规的渠道,医院、药房指定的销售场所购买。”
(总台记者 韩雪莹 梁明星 安徽台记者 孙玲娟)
(编辑 廉金亮)
相关知识
果蔬粉固体饮料的功效 果蔬粉固体饮料怎么吃
固体饮料=保健食品?
森贝良方莓果混合固体饮料能治病吗 森贝良方莓果混合固体饮料的价格
森贝良方莓果混合固体饮料效果如何?
典金优品苹果果胶固体饮料是什么东西 典金优品苹果果胶固体饮料能喝吗
嘉康利生命益生菌固体饮料说明书及价格详解 嘉康利生命益生菌固体饮料购买指南?
纯果汁、无糖饮料更健康?当心糖尿病找上你,别被广告骗了!
区分固体饮料和保健食品做好“五看”
典金优品苹果果胶固体饮料功效和作用 典金优品苹果果胶固体饮料的用法和用量
绿瘦固体饮料减肥效果好不好(绿瘦固体饮料减肥产品安全吗)
网址: 天价保健品竟是糖果和固体饮料?别上当!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