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梦梦的孩子今年夏天刚上幼儿园,入园时还是个小胖子,可是短短半年时间,孩子就瘦了一大截。梦梦既心疼又难过,但幼儿园的饮食明明看起来也很营养,为啥自己的孩子却还瘦了呢?其实像梦梦孩子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多是因为这些幼儿园饮食“潜规则”,只有摸清楚这些规则,孩子在幼儿园才会生活的更好,家长们赶紧来看看。
孩子吃饭时间有限制
孩子入园之前的时间比较自由,很多时候一顿饭会吃很久,直到自己吃饱为止。但是幼儿园有规定的用餐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对于吃饭慢的孩子来说,时间上比较仓促,可能会导致孩子吃不饱。另外,孩子吃饭时间长了饭菜也会变凉,如果孩子长期吃凉饭凉菜,对肠胃会产生刺激,营养无法正常吸收,所以就容易变瘦。因此,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就要逐渐规范他的吃饭时间,最好再给娃准备一个可以保温的碗,防止饭菜变凉,让孩子一直吃到温热的饭菜,能够呵护他的脆弱肠胃,营养吸收更全面。
饮食标准比较大众化
幼儿园饮食一般是根据多数儿童的营养标准制定,但是有的孩子本身体质就比较差,或者某种物质缺乏严重,所以幼儿园的饮食不能满足他们身体的营养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家长最好带孩子做一个全面检查,然后给他补充对应的营养物质,缺维生素的可以让他喝维生素口服液,缺钙的吃钙片等等。只有根据孩子需求进行营养补充,才会让他身体更加健康。
老师不能照顾每个娃
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时有爸爸妈妈照顾,甚至很多家庭5、6个人照顾一个娃,所以孩子吃饭、睡觉都不操心。但是到了幼儿园以后,一个班的孩子很多,吃饭时老师不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娃,所以独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就吃不好。作为家长,如果不想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太差,在入园前要适当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吃饭、上厕所这样的小事要尽早教会他,否则进入幼儿园会更加吃亏。
孩子吃饭爱互相模仿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的时候喜欢模仿爸爸妈妈,上幼儿园就喜欢模仿其他小朋友。如果孩子模仿对象是一个吃饭香的娃还好,就怕孩子模仿对象不爱吃饭,一个两个孩子不吃饭,周围的孩子也跟着模仿,就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身体变差。因此,家长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就餐习惯,让孩子吃饭的时候专心一点,不被其他事物打扰,这样就算入园后也能好好吃饭,身边倍儿棒。
孩子的饮食一直是家长们关心的事,尤其在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不能时刻陪伴娃,可能就会出现以上这些状况。所以以上这些“规则”家长要弄清楚,让孩子身体发育更有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