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家长仍需注意要求孩子定时定点地吃饭与作息,不因为放假而放纵。需注意适当的运动和规律的作息,避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更要避免作息和三餐混乱。一定要让孩子吃早餐,因为早餐所提供的营养很难从午餐或晚餐中得到补充。同时,晚餐不要过于丰盛,避免高热量的食物,尽量以蔬菜瓜果为主;此外,尽量别吃高能量的夜宵,实在要吃,也应以牛奶和水果为主。饮食结构应多元化,在每日三餐中合理搭配足够的果蔬、豆类、谷物、蛋奶、鱼肉等食品,保持营养均衡。
中医认为,夏季炎热,湿气渐盛,应该多给孩子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的食物。其中夏熟的果蔬都是上佳的选择,如西瓜、苦瓜、乌梅、草莓、西红柿、绿豆、黄瓜等。夏季最好给孩子吃清淡易消化、少油腻的食物。夏季是瓜果蔬菜的旺季,如黄瓜、西红柿、莴笋、扁豆等含有丰富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无机盐等物质。可用这些蔬菜做些凉菜,在菜中加点蒜泥,既清凉可口,又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在菜中加点醋,也能增加食欲。不妨让孩子饮用一些鲜榨的西瓜汁、橙汁,但果汁类不宜在饭前大量饮用,易造成进食量减少,也不宜在饭前大量饮水或喝大量冷饮。
暑假期间,许多家长都会事先为孩子做好午饭,中午孩子自己用微波炉热一下就行。不过,预留饭菜也有一定讲究,家长为孩子留的午饭最好是当天早上做的,并放入冰箱保存,最好不要留凉拌菜。过冷的水和食物都应提醒孩子们在常温下放5~10分钟再吃,尤其是在感觉特别热的时候,不能马上吃太凉的东西。
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出汗多,许多人习惯拿饮料当水喝,而这种做法容易伤身,尤其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不利。如碳酸饮料的成分是水、二氧化碳、糖、香精、色素,很多的瓶装果汁、甜饮料中香精、色度等添加剂也较多,很多饮料的营养只有糖,属于“空能量”,这对孩子的牙齿发育也很不好,容易引起蛀牙,也容易引起孩子发胖。所以,夏天要喝白开水,家长首先要带头多喝水,为孩子树立榜样。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让人减少了外出,但却让家里的“灶头”更为火热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史琳娜表示,营养和膳食是改善个人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的重要基础。可以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原则,准备好每天的一日三餐外加小零食。
疫情期间要怎么吃得健康?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天应有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食物要多样化,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烹调油、调味品不计算在内)。以谷类为主,做到餐餐有谷类,注意适量选择全谷物、杂豆类和薯芋类食物。
2、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要做到这20字真言: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奶豆不可缺,适量吃坚果。蔬菜如菠菜、油菜、胡萝卜、西红柿、西兰花、紫甘蓝等;水果如猕猴桃、橙子、苹果、香蕉、梨等;奶豆如牛奶及其制品、酸奶、豆浆、豆腐、豆腐干等;坚果如核桃、花生、瓜子、板栗、开心果等。
3、适量吃鱼禽蛋肉
优质蛋白有助于人体维持正常免疫力和组织细胞修复。可以选择鱼类、畜禽类、鸡蛋、牛奶、猪牛羊等瘦肉。烹调时注意不要太油腻,但注意,煮熟煮透是关键。少吃或不吃腊肉、火腿等烟熏、腌制食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
4、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要注意清淡饮食,少盐、油、糖。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甜食。足量饮白开水或茶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成人少饮酒,儿童孕妇不饮酒。
5、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在家也要坚持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不暴饮暴食,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保证每天运动至少30~40 分钟,每周至少5 次,如瑜伽、八段锦、仰卧起坐、深蹲、跳绳、举哑铃等。
6、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按需备餐,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选择新鲜、安全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
此外,史琳娜主任也根据疾病易感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以及素食者等,给了一些针对性的饮食建议。具体如下:
易感人群的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
1、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功能减弱,是新冠肺炎高危易感人群,更要重视食养食补。高龄老人和体弱消瘦者在正常三餐外,再补充加餐,如牛奶、酸奶、花生、核桃、鸡蛋、面包、水果等。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要遵医嘱,合理补充营养。老年食堂和养老机构要分餐就餐,避免交叉感染;做好手卫生,并做好食品留验,保证食品安全。
2、 孕妇与哺乳期妈妈
孕妇和哺乳期妈妈(乳母)膳食中的食物种类要比普通人更丰富。同时要把握吃动平衡,避免体重猛增;合理添加复合营养补充剂,提高抵抗力;保持轻松愉悦,避免焦虑情绪。
3、六岁以下儿童
儿童是特定人群也是脆弱群体,婴幼儿免疫系统处于相对不成熟状态,正处于快速发展完善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饮食营养方面有共性也有差异,应注意结合孩子年龄特点,尽量克服饮食习惯干扰,针对性做好营养膳食安排。
4、素食人群
素食者要保证主食的摄入量,大豆类食物不可缺少;注意增加全谷物的摄入比例,保证三餐中至少有一餐吃全谷物或杂豆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菌菇、发酵豆制品,并增加易缺乏的n-3 多不饱和脂肪酸,必要时应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及维生素B6。
1、要少吃肉。大部分人吃火锅都是以吃肉为主,比如肥牛、肥羊等等,这些摄入的入量要远高于正常进餐要摄入的热量,稍不注意就会体重失控,建议大家少吃肉。
2、选对汤底。只有选对汤底,才能够吃得健康、放心。大家要注意挑选清淡类的汤底,切忌麻辣汤底。市面上的海带锅、番茄锅等蔬菜熬成的清汤锅底,热量普遍较低;而麻辣锅、咖喱锅则是高热量的锅底,大家要注意。
3、不喝火锅汤。大家在吃火锅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熬煮很久,这时火锅中的钾离子就会升高,所以不建议喝火锅汤。
餐前吃零食可防止饱食 为防止一次性进餐过多,可在进餐前一两个小时吃些零食,这能减轻饥饿感,避免吃饭时暴饮暴食。这时可以选择的零食包括豆制品(如转炉烤黄豆或黑豆、笋豆、豆干等)、一小把坚果(如花生、核桃、大杏仁等)、新鲜水果(如苹果、奇异果、草莓、火龙果等)、脱水的红薯干、紫芋干、无糖纤维素饼干等。但不宜吃榴莲、龙眼、荔枝等含糖量大的水果。
先吃蔬果后吃肉 吃饭时的顺序对于控制体重也很重要,要先吃蔬菜、水果,然后再吃主食、蛋白质类食物。吃饭要细嚼慢咽,进餐时要有间歇,这样容易有饱腹感。另外,餐饭后半小时左右可以饮茶,有助于脂肪的溶解、排泄。首选是铁观音、乌龙茶、大红袍等。还可以喝些中药茶,如取玫瑰花、荷叶、泽兰、苍术各适量,开水泡饮。有高脂血症、高血压者,可在喝茶时加入决明子等;食欲亢进,怕热口渴的人,可加茵陈、淡竹叶;工作压力较大、情绪低落、易疲劳者,可加入合欢花、薄荷等。
吃肉最好只吃瘦肉 人体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主要存在于动物蛋白中,因此饮食中要有适量的肉。但吃肉有几个原则:吃鱼、禽、肉、蛋等每天加起来总量要控制在125-200克。无论是红肉还是白肉,最好都只吃其中的瘦肉,不吃油脂成分。而在烹饪方法上,以蒸煮滑熘的方式最好,避免高温烹饪。尤其是禽肉、鱼肉等白肉在油炸后会产生毒素,对人体造成伤害。
豆制品增加饱腹感 大豆制品不含糖、脂肪,富含粗纤维,可增加饱腹感,刺激肠蠕动,通便。而且所含的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烟酸,是体内脂肪转化成能量所需的,如果缺少,就会使体内脂肪积蓄以致肥胖。但豆制品在烹饪方法上要注意不宜过油。另外,煎炸烤制会使蛋白变性,产生有害物质。最好采取蒸、煮法,不宜放色素、香精、味精、糖、盐、淀粉、膨化剂等过多添加剂。
炒菜出锅时放盐 吃的盐多,进入体内的钠离子增多,造成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压力增大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血压的升高。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6克以内。
做菜放盐,七八成熟时再放盐,或者出锅前再放。这样盐量即使放的少,咸味儿也可以很突出,而且也不影响营养。太早放盐,会使蔬菜中的汁液流出过多,不仅造成营养素损失,而且还会让菜肴塌蔫,影响口感;肉类放盐太早,则会让蛋白质过早凝固,不仅难消化,汤汁的鲜味也渗不进去。
平底锅炒菜省油 我国80%家庭食用油量超标,油吃多了,不仅容易发胖,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也会随之而来。用平底锅能帮助我们减少食用油的摄入量。普通圆底锅,倒进去30克油也不觉得多,25-30g就是每天每人烹调的推荐摄入量(《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般家里那种瓷汤勺,两勺左右。而用平底锅,比如煎荷包蛋,四个荷包蛋只用5克油。油入锅后,一转,就铺满整个锅了,再把四个鸡蛋打进去,放点盐,然后翻个身,油没了就加水,这样上面是脆的、下面也熟了,味道一点不差,而且全家人才用5克油。
热锅冷油更健康 倒油,点火,当油开始冒烟,放入葱姜蒜爆锅——相信这是不少人做菜的“秘诀”。然而事实上,油温高,不仅会破坏菜中的维生素,还会产生很多对身体健康不利的物质,比如反式脂肪酸、苯并芘等,有些具有致癌性。正确做法应该是热锅冷油,先把锅烧热,再倒油,这时就可以炒菜了。此时,油温在150℃左右,油从四面往中间刚刚滚动,或者是放入菜叶、葱花时,周围出现均匀的气泡。
炒菜后刷锅再炒 很多人在炒菜的过程中,都有这样的经历:刚炒过青菜,没啥油,锅也是干净的,那就继续用呗!看似干净的锅表面,会附着油脂和食物残渣。当再次高温加热时,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而且在不刷锅再接着炒菜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本在锅里残余的菜很容易烧焦,这也存在一定的致癌隐患。因此炒完菜后一定要刷锅再炒,别偷懒。
有些菜炒完焖下更健康 炒菜时盖锅盖,不仅有助于减少油的用量,还可以让食物熟得更快。菜花、土豆、茄子、豆角、胡萝卜等质地比较坚实的蔬菜往往不太容易熟,需要反复翻炒。可炒得时间越长,营养损失就越多。因此,最好用焖的方式,翻炒后加点水焖,锅内温度更高,炒菜用时大大缩短,味道上原汁原味,营养也更好。一些淀粉含量比较多的蔬菜,例如土豆、山药,焖制后更容易消化吸收。
油炸别用不粘锅 一般的不粘锅低温小火炒菜时基本没问题。但怕高温油炸,其表面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若炒锅温度超过300℃,容易导致涂层中的有害成分分解,不利人体健康。
剩下的油别再炒菜 很多人不舍得倒掉油炸过的油,还会用来继续炒菜或油炸,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多次重复使用的油,油里面会有残留致癌物,主要是苯并芘的成分,还有些醛类、杂环化合物等。因此,食物油最好只用一次,在控制好油温情况下,最多2-3次。
相关知识
暑假如何让孩子健康饮食
暑假期间,家长如何守护孩子身心健康?
趁暑假,带孩子减肥追身高……
暑假亲子关系紧张 暑期=亲子激战期+家长担忧期?
如何让孩子健康地吃、吃得健康
暑假家庭亲子游
暑假里学生如何减肥
暑假,给孩子订个锻炼计划
五招助孩子暑期均衡饮食
暑期如何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网址: 孩子暑假如何吃得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1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