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仅退款”不是“零元购”

“仅退款”不是“零元购”

“仅退款”不是“零元购”

2024年01月12日 14:5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有电商商家发视频称,顾客通过平台购买四件产品,送达后,该顾客拒收一件,取走另外三件,却成功申请了全额“仅退款”,总金额为1800余元。此后商家和驿站联系得知,此人这样操作已有好多次。商家向平台申诉未果,目前已报警处理。

  “仅退款”也不能过度偏向买方

  “仅退款”规则是指消费者在平台上买到“严重劣质、货不对板”的商品,或者遭遇卖家在未经买家允许的情况下,延迟发货、强制发货等情形,平台通过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后,支持消费者快速退货退款或仅退款不退货。日前,这项服务新规则在多家头部平台相继推出,备受关注。【详细】

  存量竞争时期,平台加大消费者保护力度,以争夺消费者,这完全可以理解,但也不能过度偏向买方。“退货退款”制度下,尚且有“羊毛党”甚至“白嫖党”钻空子,如今推行“仅退款”,平台更要避免商家被“薅秃”,抑或是通过压缩成本、降低商品质量来减少损失。【详细】

  消费者与商家的良性互动不可或缺

  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既需要商家诚信经营,也需要买家诚信购买。倘若消费者不讲诚信,滥用“仅退款”功能,导致商家白白遭受经济和声誉上的损失,长此以往,经营者必然在“仅退款”方面变得消极,并玩起套路,“仅退款”规则将变得名不副实,甚至被无情架空,最终还是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详细】

  说到底,尊重“游戏规则”是“玩家”正常参与“游戏”的前提。一方面,商家要遵守规定、配合退款,遇到问题也应积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诚实守信,共同维护消费秩序。毕竟,想让“仅退款”走得长远,消费者与商家的良性互动不可或缺,背后的道德风险更需多方共治。【详细】

  要有效保护商家的合法权益

  如何平衡好消费者权益与商家利益,这对平台的技术能力、规则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实,国内外电商平台出现“仅退款”服务已久,有些已摸索出较为成熟的处理程序,可供借鉴。平台以“仅退款”对卖家进行鞭策的同时,不妨也尝试对买家进行相应约束,如拒绝买家不合理诉求,对不良买家进行标注等。【详细】

  电商平台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要有效保护商家的合法权益。一方面,电商平台应该完善“仅退款”政策的实施细则,明确界定可以申请“仅退款”的具体情形,防止政策被恶意利用;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应进一步健全纠纷调解机制,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公平、公正的争议解决通道。【详细】

  (以上综合南方日报、红网、广州日报、钱江晚报)

  V视角:

  @一样爱着你LOVE:怎么总有爱占便宜的?我退货连好评卡都会退回去。

  @木兮木兮v:这是准备开超市?年底了,进货呢?

  @下雨不爱打伞的舒克:这可真“刑”,当自己是法外狂徒呢?

  @一起暴富暴瘦:我妈经常退款后又收到东西,她觉得别人赚钱不容易,会主动把钱转给别人。

  @HiLYVA:平台也要保护一下商家,不能让任何一方吃亏。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仅退款”不是“零元购”,耍小聪明占小便宜不收手,终要付出大代价。无论商家还是消费者,都要以诚信为本,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而平台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从技术和管理等层面堵上“仅退款”的漏洞,并严厉打击相关欺诈行为,从而切实保障商家和消费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相关知识

滥用“仅退款”恶意“薅羊毛”困扰商家 咋破解
滥用“仅退款”恶意“薅羊毛”困扰商家,咋破解?
购买绿瘦产品不给退款
游戏购买说明与退款政策
警惕!女子网购退款诈骗全过程揭秘,灵山警方成功追赃9.07万元!
花近五万购买“绿瘦减肥产品”不减反增,迟迟不给退款
绿瘦400元产品加工费不足8块5 买家要撤投诉才可退款
瘦身顾问说无效退款,现在不退
瓶装饮料将告别“3元时代”?调查中,超市38款饮料仅有2款标价3元
“仅退款”成电商平台标配 滥用服务“薅羊毛”可能构成犯罪

网址: “仅退款”不是“零元购”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2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