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48岁的闫妮都瘦成一道闪电了,过年胖十斤的你该怎么办?

48岁的闫妮都瘦成一道闪电了,过年胖十斤的你该怎么办?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去年春晚,我见到了“20岁”的闫妮。

  48岁的闫妮都瘦成一道闪电了,过年胖十斤的你该怎么办?

  她一出场我就心动了,一身黑色职业装,身材也太好了吧!一点也不输旁边22岁的沈月。

  48岁的闫妮都瘦成一道闪电了,过年胖十斤的你该怎么办?

  女人的身材会出卖你的年龄,但也会隐藏你的年龄,当年被吐槽“土”“村姑”的闫妮,靠瘦身实现了逆生长,如今哪有48岁的样子?

  48岁的闫妮都瘦成一道闪电了,过年胖十斤的你该怎么办?

  48岁的闫妮都瘦成一道闪电了,过年胖十斤的你该怎么办?

  好像全世界的女生都在变瘦变美,春节吃胖了一圈的香小蜜羡慕得咬牙切齿,心里想着“一定要减肥”,实际上难题却一大堆:

  没时间:又要开始朝九晚五工作,真没有大块时间来减肥;

  太贵:健身卡得2-3千吧,还要另请私教,太贵

  会反弹:过午不食、减肥药容易反弹,还伤身体...

  想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方法,不减肥吧,春节吃胖了一圈,而且已经是春天了,瘦不下来夏季徒伤悲啊!

  瘦身成功的同事推荐了一位老师——鳕鱼老师,同事也曾胖到差点放弃自己,直到遇到了鳕鱼老师,和闫妮一样瘦身成功。

  48岁的闫妮都瘦成一道闪电了,过年胖十斤的你该怎么办?

  3个月减掉50斤的鳕鱼老师和我说:"我可以帮助你,轻松瘦身变美,而且3餐吃饱。"

  看到这里,你也一定会觉着是骗子(表情),我刚开始也一样,直到仔细了解鳕鱼老师后——

  48岁的闫妮都瘦成一道闪电了,过年胖十斤的你该怎么办?

  鳕鱼老师

  美国 运动委员会ACE 认证教练

  美国 IPTFA产前产后 私人教练

  国家 健身营养师

  鳕鱼减脂营 创始人

  企业家 私人营养顾问

  曾被广东卫视,厦门卫视等10多家媒体报道

  她曾胖到160斤

  为了减肥,掉坑无数

  如今的鳕鱼,洋溢着青春活力,你无法想象,她曾胖到过160斤。

  48岁的闫妮都瘦成一道闪电了,过年胖十斤的你该怎么办?

  那时候,她最讨厌的就是拍照,也不喜欢出门见人,每次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就特别烦躁。

  她32岁生日那天,全家人帮她庆祝生日,但她把衣柜翻了个遍,依然找不到合身的衣服,大码超大码、黑色褐色棕色,穿任何一件都显胖。

  最后她抱着一条裙子崩溃大哭,把所有的委屈都爆发出来,凭什么生个孩子就要胖成这样?

  48岁的闫妮都瘦成一道闪电了,过年胖十斤的你该怎么办?

  发泄过后,她下决定:一定要减肥!

  为了减肥,她几乎把普通人会选择的减肥方法通通试过一轮,然而没有一个有效果:

  节食:一开始“暴瘦”,没过多久就一斤不落地反弹

  买健身卡:很难坚持,并且很快进入瓶颈期

  吃减肥药:还没减肥成功,就把身体搞坏了

  到底怎么样才能在保证健康的情况下,成功瘦下来?

  花10万报班学习,自创“减脂沙漏模型”

  她3个月瘦掉50斤

  经过一番反思,她终于想通了一件事:自己的暴胖和减肥失败,都是因为方法出了问题。

  她自己掏了10万元,报名学习营养和健身课程:国家健身营养师课、美国运动委员会ACE培训课、IPTFA国际产前产后课……

  当她把这些生涩的理论一点点理解透彻、装进脑海里的时候,突然想到,为何不能利用它们,自己总结一套减肥法?

  说做就做,她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多方请教了各个专业人士,总结出了一套自创的“减脂沙漏模型”,4个阶段,循序渐进地一点点瘦下来:

  48岁的闫妮都瘦成一道闪电了,过年胖十斤的你该怎么办?

  这套减肥法,让鳕鱼3个月减掉了50斤。

  48岁的闫妮都瘦成一道闪电了,过年胖十斤的你该怎么办?

  ▲变身前和变身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49岁闫妮暴瘦30斤,饮食牢记三原则,年轻显瘦,相信你也能做到
48岁闫妮暴瘦过后反弹?近照素颜出镜略显沧桑,网友:美颜太过
减肥=整容!!!46岁的闫妮减肥后,迎来了逆生长期
沙溢减肥后生图曝光,白展堂又回来了!闫妮:这是栋哲还是图南?
暴瘦十斤左右想长胖怎么办
娱乐圈最自律的明星我只服这五位,最牛的是他,十几年没吃饱过
10天瘦了12斤,55岁伊能静用了都有效的碳循环怎么个玩法?
俏纤妮瘦脸果有用吗?俏纤妮瘦脸果瘦脸效果怎么样
贾玲为电影减重100斤,前后对比照速看,瘦成一道闪电简直不可思议
小伙减肥64斤变型男瘦成一道闪电 自爆减肥秘诀

网址: 48岁的闫妮都瘦成一道闪电了,过年胖十斤的你该怎么办?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4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