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寸草报春晖 李萍为100多名老人当“家长”[图]

寸草报春晖 李萍为100多名老人当“家长”[图]

  海口椰岛之家老年公寓李萍十几年如一日真情付出,全力给老人一个安居和撒娇的家,被老人温情的称为“妈咪”,而实际上,她同时又是老人的“女儿”

  海口椰岛之家老年公寓里,李萍正在照料老人。本报记者王凯摄

  三四十岁的人被八九十岁的人称作“妈妈”。在海口椰岛之家老年公寓,院长李萍是100多名老人的“家长”。这里的老人,有坐在轮椅上的,有需要喂米糊的,有手脚萎缩的,有大小便失禁的,有长年昏睡的,还有植物人。在李萍及其他护理员的努力下,老人们得到了很好的照料,都充满温情地叫李萍“妈咪”。

  “阿萍她们做的,很多我们做儿女的都做不到”

  6月的一天,11时,午饭时间,李萍到公寓楼层各房间走走,查看情况。

  这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长年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李萍到来时,护理员正在用针筒往老人嘴里注水——这是一种特别的喂水方式,可确保卧床的老人喝水时水不流溢。

  李萍握着老人的手说:“阿公好帅!你要乖乖的,多吃点啊!”其实,老人患有老年性痴呆症,未必听得懂李萍说什么。

  当初,为了照顾这位老人,其30多岁的儿媳妇造成了腰肌劳损。送到李萍这里后,老人在养老院卧床6年了,但由于受到良好照顾,背上没长褥疮,也未患上其他并发病。

  这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护理员正在给她喂米糊。老太太子宫脱垂,刚送来老年公寓时,身上散发刺鼻气味。现在,我们就站在老人跟前,只见老人穿戴干净,闻不到一点异味。

  “阿萍她们做的,很多我们做儿女的都做不到。”前来看望自家老人的徐海燕这样说。

  二楼过道里,几位老人坐在桌前,准备用餐。李萍走过去,用手摸摸89岁阿婆云淑英的头。

  李萍与云淑英女儿同名,老人看见她就叫“阿萍”,笑意漾在脸上。云淑英双手拉过李萍的手,放在自己眼眉上轻轻来回摩挲,说:“阿萍对阿婆真好。”

  说李萍好的老人不止一个。2009年深秋,当李萍得知从养老院返家的90岁老人叶某瘫痪在家时,马上带着两位护理员上门看望。一踏进大门,一股浓烈的尿氨味扑面而来,眼前是满地的屎尿与老人消瘦的脸。李萍握着老人的双手泪水直流。来不及多说,李萍立即和护理员一起忙碌起来。收拾干净后,已过中午12时。老人看着李萍老泪纵横:“妈咪你真好,还记得我……”

  老人心里也念着李萍。有一位老人,离开养老院多年后,连亲人都认不全了,但还记得李萍,常对自己的家人说:“我每次散步,阿萍都拉着我的手,就怕我摔了。”

  “更重要的是要常给老人提供心理抚慰”

  老年公寓在招聘新员工时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能否做到端屎端尿,甚至帮老人抠大便?”这一点很重要,李萍说,如果只是为了谋份工作,是无法服务好老人的,“但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常给老人提供心理抚慰”。

  怪不得,对老人,李萍常会拍拍这个的背,摸摸那个的头,夸夸这个帅,说说那个乖,原来这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照料呢!

  去年,和云淑英同住在老年公寓里的老伴去世了。云淑英常常哭泣,用餐时甚至不愿坐到原来的位置,因为旁边就是阿公生前常坐的椅子。

  为了安慰阿婆,李萍和她聊天:“阿公去了,你还要好好活着,你知道吗?你是儿孙的一块宝呢!”还对她撒了个善意的谎言:“我昨夜梦到阿公了,他告诉我,他在那边很好。状元公长得还是那么帅!”阿婆对“状元公”的叫法很满意,因为他丈夫曾当过一所学校的校长,是“识字人”的头儿。

  有时,老人会撒娇:“我想回家了,不住这里了。”李萍很清楚老人的心理,这是想让人留她、哄她,便说:“我们谁都不舍得你走,你走了,我们会哭的!”老人听后,点点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云淑英现在情绪恢复了平静,脸上有了笑容。

  “讲起来,眼泪就要流。我一开始就反对她做这行”

  老人笑了,那是对李萍工作最大的赞赏。但在这背后,她究竟流了多少汗水和泪水,经历了多少苦和累,忍受了多少煎熬,只有她的母亲林翠群最清楚。

  “讲起来,眼泪就要流。我一开始就反对她做这行。但口头上是这样讲,看她一个人创业,雇不起工人,我又心疼她,还是到海口去给她当帮手。”2003年到2008年,林翠群放下两个需要她带的孙子,拉上和她一样内退的老伴,到海口去为李萍“打工”。不过,他们不仅拿不到一分工钱,还要时常拿出微薄的工资收入补贴进去。

  小时候,目睹母亲对外婆的孝敬,李萍深受影响,自小对老人就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心里埋下了敬老、爱老的种子。参加工作后,她常利用业余时间到敬老院帮助老人。2000年,她加入海口市一个街道办做老人服务工作,也奠定了她此后的人生道路。

  不久,她自己出来创业,开了家老年公寓。12年来,历尽艰辛,地址几经变迁,但不变的是对老人的耐心、爱心和细心。李萍始终认为,养老院不是营利机构,而是一个家,一个可以让老人安居和撒娇的家。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极大的付出。最令林翠群难忘的是,由于养老院收益微薄,创业时只雇了一名员工,她女儿不得不既当负责人,又当服务员、采购员甚至保安。夜里,李萍一个人睡在大厅的沙发上守门,手臂都被蚊子咬得发黑了。李萍告诉记者,那段时间有半年长,她一天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

  最令林翠群难过的是老人及其家属的不理解。曾有一位老太很爱“吃醋”,似乎想独占李萍的爱,只要李萍对院里别的老人好点,老太就会戳着李萍的鼻子骂。然而,骂似乎是好的,这些年来,被打、被敲诈,李萍都经历过。每当遇到这种烦恼事,林翠群就会对女儿说:“你这是何苦呢?不如回去随便找份别的工作!”

  找对象?“再说吧。我做这种工作,也许没人看得上”

  为了这份事业,李萍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耽误了。林翠群时常在李萍面前唠叨。逼急了,李萍会回答:“再说吧。我做这种工作,也许没人看得上。”林翠群不知道,李萍为了那些老人,曾暗自打算过一辈子不结婚呢!

  后来,37岁的李萍遇到了李海,一个和她一样对老人有爱心的男人。对此,林翠群很欣慰地说:“他们真是天生的一对。”

  再后来,李海被她“拉下水”,辞掉在上海的工作,不仅人到养老院工作,还卖掉他正在运营的一部旅游车,把所得40多万元全部投入养老院。之后,李海又陆续投入了十几万元。“原指望三四年就全部回收,但现在5年了,才回收了百分之七十。”李海告诉记者。

  “做点事不容易,但还是要做下去”

  在海口这座城市,有谁还在用煤球?椰岛之家老年公寓算是一例。在公寓一楼的一个小角落里,记者发现堆着几摞煤球。李萍解释,这是烧开水用的,因为这样省钱。

  经费确实是个问题。她曾联系过安装管道燃气,但3.2万元的初装费把她给难住了,因此,公寓厨房到现在还在用煤气罐和煤球做饭,

  84岁的林阿公四肢萎缩、弯曲,在养老院长年卧床。在看望老人时,李萍有些黯然地对记者说,如果有一台肢体矫正器,老人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就是1万多元的资金投入都让她为难。

  一个月中只要有5个人拖欠护理费,经营就会出现困难。然而,拖欠费用甚至恶意赖账的事时有发生。

  采访中,李萍常说的一句话是:“做点事不容易,但还是要做下去!”

  既然当初毅然选择了现在这条路,而且最难熬的创业期都挺过来了,目前业务正在向居家养老等多元化发展,那么,李萍现在更没有理由退缩,她还会在她“最喜欢、最适合”的这一行干下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李萍被老人当作家长,她同时还把自己当作老人的女儿,顶着经营的巨大压力,努力以微薄的力量回馈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作为孙女、女儿的小孝发展成了对百名老人的大孝,李萍肩上扛着的不仅是养老公寓的运营,还是沉甸甸的社会义务,她实现的是一个从孝心到责任、从私德到公德的大跨越。(本报海口7月8日讯)

  让爱成为责任

  短评

  老人的微笑,是对她最好的肯定;老人的开心,是对她最好的安慰;老人的表扬,是对她最好的赞赏。十几年如一日,真心为老人服务的李萍,赢得了老人们的热爱,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赢得了社会的赞扬。她向我们证明了一个质朴的生活真理:爱,既是一种品德,也是一份责任;当爱升华为责任,爱的光辉将更加明亮、更加皎洁、更加持久。

  生而幼,幼而老,是人生的规律。赡养老人,是年轻一辈的责任。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负起这个责任。面对生病、抱怨、唠叨的老人,有人视为麻烦,有人视为累赘,有人视为负担。年轻的李萍,却将老人视为亲人,视为家人,真心真意为他们服务。小时候从自己外婆身上得到的老人的关爱,让李萍对老人充满感情,充满敬意。可贵的是,李萍并没有将这种爱仅仅停留在情感上,仅仅表现为自己的一种品德,而是将之升华为关怀老人的一份责任。正是有了这份责任,李萍才能满怀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在别人看来麻烦无比的老人,才能在养老院持续亏损时也要坚持办下去,才能持之以恒地把养老当成自己的事业。真爱如海深,责任重如山,李萍对待老人的态度和付出,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更多一些像李萍这样的人,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老人的乐土,成为和谐的家园。

责任编辑:吴玉帛

相关知识

名老中医话长寿——李乾构
健康名人堂|四川省名中医谢萍:因为感同身受,所以全力以赴
独家揭秘100岁邵逸夫武当山拜师 延寿回春秘诀
李生和:关于健康
古代名医 李时珍的医药研究方法
婴儿心理行为及情绪管理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新生儿行为观察系统培训班”
5月份“宣城好人”榜发布 李月月等10人当选
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等关于公布浙江省健康科普专家库分库成员名单的通知
祖伊+塞鸟飞了 陈洋嫡系清除了!谢晖拿啥压着打?赵明剑头疼减肥
“爱有方 共成长”——春晖社区开展科学育儿知识讲座

网址: 寸草报春晖 李萍为100多名老人当“家长”[图]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4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