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专家科普丨怎样才能让骨骼更加健康?

专家科普丨怎样才能让骨骼更加健康?

提到骨骼健康,大多数人会脱口而出 “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但您是否知道,健康的骨骼要“强”还要“韧”,而这所需要的营养可远不止这些。

《预防)杂志指出,蛋白质、维生素K、铁等,都是促进骨骼发育、防止骨质疏松的“好帮手”,缺一不可。

说起骨质疏松症,少有人会担心。甚至上了年纪的女人会笑着告诉你,母乳喂养过孩子的妈妈有这个毛病是司空见惯了的事情,又死不了人,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案例分享

一碰就碎的“玻璃人”

常听老人说:“我有一把硬骨头,身体硬朗着呢!”但真的是骨头够硬就健康了吗?

NO!骨骼光硬还不行,健康的骨骼是又强又韧的!

您也许很难相信,有的人只要打个喷嚏就会震断骨头,有的人手脚碰到硬物就会折断。这些人,骨骼薄脆如同玻璃一般,随时都有被“打碎”的可能。

刘婆婆,63岁,早先,她只是觉得腰酸背痛,直到腰弯驼背、身高变矮时,她也并未在意,反而认为“人老骨脆”是自然规律。谁知,严重的骨质疏松竟让她打个喷嚏就震断了肋骨。

年过六旬的乔奶奶,在家吃干馍时,被馍馍渣呛着咳嗽了一声,腰椎骨就骨折了。而这已是乔奶奶第四次腰椎骨骨折了。现在,乔奶奶干什么都不敢用力,咳嗽时更是小心翼翼,整日里只能一动不动地躺着、坐着。

研究数据表明,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女性患者的比例大大高于男性。女性患者大多属于“绝经后骨质疏松”。这种疾病尽管不会致死,却会让患者痛苦地活着。

黎平同齐医院专家告诉你,这样做骨骼更健康

1、养护篇

缺钙仅是引发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黎平同齐医院主任介绍说,其实人的骨骼是“活”的,当钙摄入不足时,骨骼中的钙就会释放到血液里,以维持血钙浓度,导致骨密度越来越低,骨质越来越疏松,进而引发骨折、骨质退行性增生或儿童佝偻病。因此, 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人做过统计,普通人一天的膳食中,平均只能摄入400毫克钙,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成人每日800毫克、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1000毫克的钙推荐摄入量相差甚远。

“缺钙可能缘于钙摄入不足,也可能缘于钙流失过多。对于老年人来说,钙流失增加是一个重要问题。”崔主任说。

特别是50岁以后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变化体内雌激素减少,会使钙流失增多,对钙的吸收也大不如前。因此,对于上了年纪的妈妈而言,并不是每天吃粒钙片就足够的。

2、呵护篇

不容忽视的抽筋与跌倒

骨质疏松不只是平时的腰酸背痛而已,一旦跌倒易引发骨折,尤其是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危害极大。

“补充维生素D能增加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进而降低跌倒及骨折的风险。同时,维生素D有利于钙在胃肠道的吸收。”主任表示。

夜里睡眠时,不少人会腿部“抽筋”,有人将其归咎于缺钙,但您是否知道,缺镁也会出现这种症状。

主任进一步介绍说:“缺镁,可导致肌肉无力,由于运动特别是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大量消耗体内的镁,从而降低肌肉的活动功能,甚至发生抽搐、痉挛等。镁缺乏,会让骨头变脆,更易断裂。长期缺镁,还会引发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健康。”

骨骼强韧 蛋白质与钙同等重要

主任认为,有了蛋白质,人的骨头才能像混凝土一样,硬而不脆、有韧性,经得起外力的冲击。

研究发现,长期缺少蛋白质的人,容易发生髋骨骨折。而在保证骨骼强壮、预防骨质疏松、骨折以及骨骼破坏等方面,蛋白质与钙和维生素D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蛋、奶、大豆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但身体虚弱、食欲较差的老人可适当补充蛋白质粉。加之均衡饮食、坚持运动,便可告别“骨脆脆”。”主任建议说。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及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版权声明:图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黎平同齐医院特开咨询、预约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健康科普周】九九重阳登高日,更要注重骨骼健康
专家呼吁:保持骨骼健康,增强行动力
中国骨健康科普指南
骨科大解密:从头到脚的骨骼健康指南
骨骼健康,与体重有关
每天运动5分钟,对大脑、骨骼、心肺都有好处
健康科普丨疫苗相关知识
怎样健身更科学?专家提示来了
校园健康科普丨学生营养很关键,膳食指南快来看!
维生素 D 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维生素 D 与骨骼健康

网址: 专家科普丨怎样才能让骨骼更加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6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