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普促健康,携手向未来”

“科普促健康,携手向未来”

“科普促健康,携手向未来”----与“糖”共舞,健康不失衡

结核二李佳溢

<p class="ql-block">在结核科工作十年之久发现结核病患者中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特别多,所以在5月23日早晨我们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一个科普知识宣讲与健康宣教。</p> <p class="ql-block">1糖尿病及其危害·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主要表现为胰脏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者身体不能有效利用产生的胰岛素,导致血糖浓度升高。·随着时间推移,糖尿病可能损害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是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以及导致下肢截肢的主要病因.糖尿病的两种主要类型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通常不能分泌胰岛素,需要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病例总数的90%左右,患者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无法预防,而2型糖尿病通常是体重超标和身体活动不足的结果,事实表明,简单的生活方式变化能有效预防或延缓罹患2型糖尿病,例如保持健康体重,持体育锻炼、保证健康饮食和不吸烟。</p> <p class="ql-block">2生活方式和起居如何影响血糖饮食:·健康饮食是健康生活的基石,无论有或无糖尿病。但如果您患有糖尿病,您需要知道食物是如何影响您的血糖水平的。·不仅指您进食的食物类型,还指您进食的食物量和食物类型的组合。运动:身体活动是糖尿病管理计划的又一个重要方面。运动时,肌肉利用糖(葡萄糖)合成能量。定期身体活动还有助于身体更高效地利用胰岛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降低血糖水平。锻炼越剧烈,效果持续越久。但即使是家务、园艺或长时间站立等轻微活动,也可以改善血糖水平。药物:·如果单靠饮食和运动不足以控制糖尿病,胰岛素和其他糖尿病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但这些药物的有效性取决于剂量和用药时间。治疗糖尿病以外医疗状况的药物也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疾病:·当您生病时,您的身体会产生与压力相关的激素来帮助您的身体抵抗疾病,但这些激素也会提高您的血糖水平。·改变您的嗜好以及正常活动也可能会让您的糖尿病控制复杂化。压力:·如果您感到有压力,身体在长时间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激素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p> <p class="ql-block">3日常不敢吃,但万万不能少</p><p class="ql-block">第一种:主食不能少</p><p class="ql-block">·即使对于糖尿病患者,主食也是一个“好帮手”,而非“破坏王”。·没有主食,能量就有一个大的缺口。主食是糖尿病人的朋友而不是敌人。主食是糖尿病患者的能量基础。只有把主食吃对吃好了,血糖才能控制住。那么,吃哪些主食对血糖控制有利呢?必须和大家说明的是,没有食物具有直接降血糖的作用,食物本身具有能量,在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血糖升高。不过,有的食物升血糖快,而一些主食升糖幅度比较小,比较平缓,更适合糖尿病人食用。</p><p class="ql-block">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全谷物和杂豆类等含膳食纤维丰富的主食,消化速度和升糖速度都比较慢。如果习惯吃大米,可在米饭中适当加点红豆、燕麦米、荞麦等食材,这样不仅升糖速度变慢,营养也更丰富。</p><p class="ql-block">第二种: 水不能少</p><p class="ql-block">一些糖尿病患者会有意识减少饮水,在他们看来,“多饮”会造成“多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糖尿病的多饮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迫使身体增加尿量以排出过多的糖分,而尿排得多,身体丢失水分过多,才不得不多喝水,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简而言之,是“多尿”引发“多饮”,而非“多饮”导致“多尿”,搞清了这两者的关系,自然也就会走出“害怕饮水”的误区了。糖尿病患者也应养成定时、定量饮水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第三种:水果不能少</p><p class="ql-block">水果中有三宝: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鼓励人人食用,包括糖尿病人。对于患糖尿病的朋友,吃水果需要遵循以下2个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血糖平稳如果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以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控制在11毫摩尔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这三个条件满足的时候,那么享受水果的前提就成立了。基本原则二:控制好量糖尿病人吃水果要选择好种类。对于糖分在15%以下的水果,可适量选用:如西瓜、甜瓜、草莓、樱桃、苹果、雪花梨、柑橘、柚子、桃子、哈密瓜、猕猴桃、菠萝等。</p> <p class="ql-block">4控制血糖,饮食牢记“四个要”</p><p class="ql-block">每日要规律吃三餐·糖友一定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一天至少吃三餐,两餐之间的间隔应该是4-5个小时,可加餐2-3次预防低血糖。·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或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需要在三主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主餐中取出部分食物进行加餐,这是预防低血糖的有效措施。食物要多样·糖友一定要做到饮食多样化,不能偏爱某一种食物,否则长期会导致血糖逐步升高,也会出现营养不良,避免偏爱某一种食物。·按照合理比例,要广泛摄入各类食物,包括谷类、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类、奶类和油脂,才能达到营养均衡,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碳水化合物要选择复合型每餐主食不要超过100克,多吃玉米、红薯等粗粮,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60%左右。在日常饮食中,糖友应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富含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和全谷物。糖友主食特别推荐红薯或紫薯,大米饭升糖指数为87,而红薯升糖指数为54。和同等重量大米相比,红薯热量只有大米29%,膳食纤维约是大米的2倍。红薯替代米饭能减少热量摄入,减少血糖波动。杂粮饭也是糖友很好的主食,因为杂粮饭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咀嚼感强,有助于平稳血糖,控制体重。食物要清淡·糖友的饮食原则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选择少油少盐的清淡食物。·烹饪宜选用植物油,如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这些质量较好的植物油中都含有较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酸能够帮助胆固醇的正常运转,避免胆固醇的沉积,对控制血糖有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5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八原则</p><p class="ql-block">一、食物多样,养成和建立合理膳食习惯</p><p class="ql-block">·膳食管理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做到食物多样、主食定量、蔬果奶豆丰富、少油、少盐、少糖,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保证每日能量适宜和营养素摄入充足。·食物多样是实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基础。</p><p class="ql-block">二、能量适宜,控制超重肥胖和预防消瘦·</p><p class="ql-block">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不能充分发挥促进糖原、蛋白质和脂肪合成、抑制其分解的作用,血糖控制不佳的同时也容易出现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过多,体重下降,甚至出现消瘦。·合并消瘦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在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增加膳食能量、蛋白质的供给,结合抗阻运动,增加体重,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老龄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肌肉衰减并保持健康体重。</p><p class="ql-block">三、主食定量,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p><p class="ql-block">·主食定量,不宜过多,多选全谷物和低GI食物;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等低GI食物,应占主食的1/3以上。建议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比例45%~60%,略低于一般健康人;·以成年人(1800~2000kcal)为例,相当于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总量为200~300g。但是当初诊或血糖控制不佳时,建议咨询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给予个性化指导,调整膳食中碳水化合物量,以降低血糖水平或降糖药物的使用。</p><p class="ql-block">四、积极运动,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p><p class="ql-block">·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后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次30~45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要占50%以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骑车、乒乓球、羽毛球、慢跑、游泳等。如无禁忌,最好一周2次抗阻运动,如哑铃、俯卧撑、器械类运动等,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将日常活动和运动融入生活计划中。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避免低血糖。五、清淡饮食,限制饮酒,预防和延缓并发症</p><p class="ql-block">·培养清淡口味,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25g以内,少吃动物脂肪,适当控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预防血脂异常。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g。同时,注意限制酱油、鸡精、味精、咸菜、咸肉、酱菜等含盐量较高的调味品和食物的使用。·足量饮用白水,也可适量饮用淡茶或咖啡,不喝含糖饮料。</p><p class="ql-block">六、食养有道,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四气”是指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寒凉食物可以清热,但易伤阳;温热食物可以祛寒,但易伤阴,强调寒热温凉阴阳平衡。·“五味”包括酸味、苦味、甘味、辛味、咸味,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在食养之时,要五味调和。·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阴虚热盛证采用具有养阴清热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叶、决明子、莲子等;·气阴两虚证采用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椹、枸杞子、葛根等;阴阳两虚证可选用山药、茯苓、肉桂等。把日常膳食和传统中医养生食谱相结合。</p><p class="ql-block">七、规律进餐,合理加餐,促进餐后血糖稳定不暴饮暴食,不随意进食零食、饮料,不过多聚餐,减少餐次。·不论在家或在外就餐,根据个人的生理条件和身体活动量,应该饮食有节、科学配置,进行标准化、定量的营养配餐,合理计划餐次和能量分配来安排全天膳食,吃饭宜细嚼慢咽,形成良好饮食习惯。是否需要加餐、什么时间加餐,以及选择何种零食,应根据患者具体血糖波动的特点来决定。</p><p class="ql-block">八、自我管理,定期营养咨询,提高血糖控制能力·糖尿病患者需要切实重视、学习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包括膳食调理、规律运动、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胰岛素注射技术,以及低血糖预防和处理等。·糖尿病患者应将营养配餐、合理烹饪、运动管理和血糖监测作为基本技能。了解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和GI值,学习食物交换份的使用,把自我行为管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p>

相关知识

“科普促健康,携手向未来”
促进母乳健康,携手向未来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促进母乳喂养,携手向未来
携各界之手 向健康未来 —— 第一届中国健康促进大会在杭州召开 会议发布《健康促进杭州宣言》
医普茂携手权威杂志《特别健康》共话健康未来
深圳美来迪携手仙乐健康科技,共筑健康产业新未来
“健康向未来”科普沙龙第二季
心理健康促进服务:从“心”启航,携手守护美好未来
京东方健康携手陶勇教授,共绘儿童眼健康新未来
燕教授携手电台,打造专业健康科普节目

网址: “科普促健康,携手向未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8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