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4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8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为“共同行动 接种疫苗 为全生命周期护航”。
1、孩子为什么要预防接种?
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就需要有计划地按时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使孩子自身产生抵抗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健康地成长。
2、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都是必须接种的吗?
从2019年12月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正式实施,该法中不再使用“一类疫苗”“二类疫苗”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是国家规定必须接种的,儿童监护人应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那么“非免疫规划疫苗”还要不要打?“非免疫规划疫苗”并非不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防病的需要,有些“非免疫规划疫苗”也可能会划入“免疫规划疫苗”。大原则是,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宝宝又没有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的禁忌症,那就尽量接种。
3、预防接种证是做什么用的?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我国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接种证是孩子预防接种记录的证明,孩子今后入托(园)、上学、出国等必须提供该证明。
4、接种疫苗后出现反应怎么办?
疫苗作为预防针对传染病的特异手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孩子接种后出现38℃以下发热、轻微皮疹等一般不需要处理,可加强观察,多喝开水,注意休息和保暖; 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反应、反应持续时间较长或逐渐加重,应尽快与接种医生联系。 并非所有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均与疫苗接种有关,可能是偶合症等。孩子如果在接种疫苗后出现较为严重的反应且怀疑与疫苗接种有关,可以向当地县级疾控机构申请做异常反应诊断。
5、什么情况下儿童不宜接种疫苗 ?
儿童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均不宜接种或暂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1)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在治愈后再接种。
(2)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接种会加重病情,应病愈后再接种;
(3)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4)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也不宜接种。
(5)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
(6)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不宜接种。
6、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要留观至少30分钟?
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发生意外。
7、接种疫苗后一定不会得病吗?
预防接种的原理是将已死亡或衰弱的特定病毒或细菌注射入体内,使身体认得他们并激活防卫系统,从而产生出专门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来对抗未来这些病毒或细菌可能引起的疾病。总体来说,通过接种疫苗可以使绝大多数受种者不患接种疫苗所针对的疾病。大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在85%-95%,由于个体差异,也有可能免疫不成功。
兰州市中医医院健教宣
2024年4月
相关知识
预防接种知识科普
科普也是一种“预防接种”
【健康科普】健康保健与疾病预防科普知识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丨这些预防接种知识你必须知道
【科普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科普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丨这些预防接种小知识,您知道吗?快来测一测!
【健康·科普】有效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
【健康科普】常见慢性疾病的预防知识
【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第11期:狂犬病暴露预防知识
网址: 【健康科普】预防接种知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8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