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三份练,七分吃,进行腹肌训练时如何控制饮食?

三份练,七分吃,进行腹肌训练时如何控制饮食?

点蓝字关注康复医学网”ID:cnkfyx

2024康复考试培训早鸟课程

人邮体育 ID fun-sports

俗话说“三分练七分吃”,在进行训练的同时,饮食的重要性不可小觑。那些依旧大吃大喝或选择节食的人在大量运动后,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就是因为忽略了饮食的重要性。控制饮食的主要原则是“摄入的热量<消耗的热量”

摄入足够的热量

无论是减脂还是增肌,都不建议用单纯节食的方法。只有合理膳食,并配合适当运动才是科学的健身方法。

什么是节食

节食这个词来源于英文的“diet”,原指只吃特定的食物,通常是医生对病人提出的有针对性的饮食要求。而现在,大多数人对于节食的定义是吃很少,即控制饮食的量。

节食能减肥吗

在短时间之内,节食确实可以起到减轻体重的效果,但往往减掉的是身体中的水分、营养,甚至是肌肉,而不是脂肪。这样的减肥建立在对身体造成极大损伤之上,并且效果难以维持,绝大多数会反弹

每天需要摄入多少热量

为了维持身体各器官正常的工作,我们每天都要摄入足够的能量。我们的基础代谢就是人体需要的最少的热量。但这还不够维持正常的工作、生活所消耗的额外的能量。

例如,一成年男性的基础代谢是1500千卡(1卡约为4.19焦耳),那么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一天可能需要1800~2000千卡的热量。

节食与肌肉增长的关系

肌肉是由纤维组织构成的。在进行高强度的力量训练时,可能会伤害到肌肉的纤维组织,但这对肌肉的增长是有益的。受伤的肌肉细胞会释放一种名为Cytokines(细胞活素类)的物质。肌肉的纤维组织受伤之后会再愈合,如此反复,肌肉就会不断增长,能够产生更强大的力量。而节食使热量、营养等摄入量变少,不能对受伤后的肌肉组织进行及时的修复,因此不利于肌肉的形成。


早餐和训练后加餐

对于想减脂或增肌的健身爱好者来说,早餐和训练后的加餐至关重要。如果在早餐时和训练后吃得不够,会使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早餐的重要性

对于以增肌为目的的人来讲,一顿丰盛的早餐可以唤醒身体,这时身体会释放一种促合成代谢激素来促进肌肉的生长。同时,也会抑制促分解代谢激素的分泌。而对于现阶段以减脂为目的的人来讲,早餐可以为接下来的一天提供能量,有效控制每餐摄入的热量。长期不吃早餐会降低基础代谢率,使身体更容易储存脂肪,导致减脂效果不佳。

训练后加餐的重要性

大量运动后,身体热量被消耗掉不少。此时摄入营养物质,身体吸收更佳。尤其对于进行了大量力量训练的人来说,身体会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营养来促进肌肉的生长。此时,若是能适当补充一些易于增肌的食物就会使训练效果倍增。注意尽量避免摄入热量较高的食物。

调整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所占的比重。由于影响膳食结构的因素是逐渐变化的,所以膳食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可以通过均衡调节各类食物所占的比重,充分利用食品中的各种营养,达到膳食平衡,促使膳食结构向更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专栏

训练期间摄取蛋白粉是否有助于肌肉形成?

在肌肉的修复中,蛋白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原则上补充蛋白质更有利于肌肉的形成。但是大多数人在正常的饮食中就已经摄入了足够的蛋白质。因此,除特殊需求外,不用特意服用蛋白粉。

值得一提的是,有少数人通过大量服用蛋白粉以达到使肌肉快速形成的目的,但是在停止服用后,肌肉会退化得更快。

内容来源:《疯狂腹肌 巧克力腹肌8周训练计划 精编视频学习版》

合作/投稿 手机/微信/QQ/支付宝号:15313343001(←长按复制)

关注康复医学网微信号:cnkfyx

《疯狂腹肌:巧克力腹肌8周训练计划 精编视频学习版》

点购买

点 康复商城更多好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知识

三分练,七分吃,进行腹肌训练时如何控制饮食?
如何快速练出腹肌?饮食和训练全攻略
如何短时间内练出腹肌
腹肌训练多久
如何进行形体训练
如何练腹肌才是正确的 系统腹肌训练方法推荐
如何练出腹部肌肉 三个动作帮你练出肌肉
暴瘦时如何进行饮食控制
练腹肌三餐吃什么好 练腹肌不能吃哪些食物
瑜伽练习 你该如何控制饮食

网址: 三份练,七分吃,进行腹肌训练时如何控制饮食?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83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