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在绍兴乘公交车、班车、出租车都要出示“健康码”或“通行证”了!具体操作看这里

在绍兴乘公交车、班车、出租车都要出示“健康码”或“通行证”了!具体操作看这里

(来源:绍兴交通)

昨日,绍兴市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发布第五号令, 要求在乘客乘坐公交、客运班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检验“绍兴健康码”或“通行证”。

绍兴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指挥部令

第5号

针对近期督查中发现的“健康码”知晓度和使用率不高、擅自撤除村(社区)内防疫检查点等问题,经研究,下达命令如下:

1.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市民和新绍兴人,通过浙里办、支付宝等平台主动申领“绍兴健康码”。在绍企业(单位)就业人员也可由企业(单位)到属地公安派出所办理“通行证”。“绍兴健康码—绿码”或“通行证”(持有人测温正常),作为防疫期间全市范围内的“畅行凭证”。

2.进入居(租)住村(社区)时,实行“测温+验码或验证”;进入医院、车站、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旅游景区、宾馆酒店、金融网点及其他人员密集公共场所时,实行“测温+验码或验证”;乘坐公交、客运班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实行“验码或验证”。

3.坚决守好村(社区)、商区、办事区等“小门”,继续设置防疫检查点,优化出入管理流程,既不能“一撤了之”不设防,也不能“有码有证”不让进,确保管控措施不缺位、群众出行不受阻,切实做到“把好关、守好门”。

4.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和新绍兴人应用“健康码”或“通行证”,进一步提高知晓度、申领率、使用率和畅通度。

绍兴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指挥部

2020年2月21日

根据市指挥部5号令的要求,我局第一时间发文要求在全市交通运输企业推广使用“健康码”(通行证),并分别制订了公交、出租车和客运行业推广使用方案。

目前,全市公交、班车和包车、出租车驾驶员,以及客运站场管理人员等从业人员均已落实凭码上岗制度,所有返岗驾驶员主动申领健康码,绿码方可上岗;对举报或查实的“健康码”异常上岗情况,我局将督促企业进行整改。

同时,绍兴市公路客运中心、客运西站等客运站场已张贴推广应用“健康码”的提示语;实行乘客亮码制度,进入站场旅客必须出示本人当天绿色“健康码”或在属地派出所办理的有效“通行证”。

市区所有公交车上均已张贴“今日已消毒”和“乘车请出示‘健康码’”等宣传标语,并通过公交车载视频等渠道加强“健康码”的宣传。

出租车方面,已将驾驶员健康码信息纳入“出租防疫码”,对没有申领健康码的驾驶员,或没有落实出租车防疫工作要求的车辆,会及时提醒乘客。

当前,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乘坐客运班线时:

旅客由旅客专用通道进入站场,自觉接受通道管理人员的通行审验及体温检测。对未能出示有效身份证件的、或未能出示本人当天绿色“健康码”的、或未能出示有效的属地派出所办理的“通行证”的、或体温检测异常的,通道管理人员须强制予以劝返。

对通过审验及体温检测进入站场候车的乘客,在候车室检票上车时,检票人员须再一次对乘客的“健康码”或“通行证”进行审验,审验不合格的,不予乘车并通知安保人员予以劝返。

乘坐公交车时:

乘客需主动出示“健康码”或“通行证”;同时市公交集团在客运中心、绍兴北站(BRT)等市区主要始发站开展宣传引导,落实专人督促乘客持“健康码”(通行证)、佩戴口罩乘坐公交,并开展体温检测。

乘坐出租车时:

乘客需主动出示“健康码”或“通行证”,然后扫码实名登记个人信息,对拒不佩戴口罩乘车或拒不落实登记制度的乘客,驾驶员可以拒载。

那么,如何申请“绍兴健康码”?

操作步骤

1.如何重新填写申报信息?

打开“绍兴健康码”,点击下方“重新填写”,即可重新填报信息,每人每天可修改一次。

2.如何替家人代领“绍兴健康码”?

打开“绍兴健康码”,点击下方“家人代办”,即可进入代办页面,信息填写时请确保真实。

3.如何快速获取“绍兴健康码”?

打开支付宝或浙里办,扫一扫下图二维码即可进入“绍兴健康码”申报界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好消息!绍兴无健康码老年人可申领通行证,具体流程看这里
唐山出租车乘车码怎么使用?
好消息!绍兴无健康码老年人可申领通行证,可以这样操作
绍兴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看健康码怎么坐公交车?
绍兴老年人坐公交车没有健康码怎么办?
“琴岛通”APP升级啦!上线“健康乘车码”=健康码+乘车码
青岛琴岛通APP今起升级:健康乘车码=健康码+乘车码
绍兴首创“健康码+白名单”机制 如何申请通行证看这里
嘀嗒出行出租车智慧码再升级 “健康出行登记”保障复工出行安全
海口积极推进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擦亮城市文明“窗口”

网址: 在绍兴乘公交车、班车、出租车都要出示“健康码”或“通行证”了!具体操作看这里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0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