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Apple Watch S9全方位评测:我认为它是最值得拥有的苹果手表

Apple Watch S9全方位评测:我认为它是最值得拥有的苹果手表

全文字数:3301字

建议阅读时长:7分钟

01前言

苹果公司的Apple Watch Series 9智能手表已经正式发布,作为苹果手表产品线的最新旗舰,它在设计、性能、健康监测等多个方面都有了优化和升级。本文将对Apple Watch Series 9进行全方位的评测和分析,阐述为什么它是迄今最值得拥有的苹果手表产品。

02产品外观:传承经典 舒适佩戴

与前代产品类似,Apple Watch Series 9提供了45mm或41mm两种表壳尺寸选择,表壳材质可选镁铝合金或不锈钢,重量仅在32-39克之间,搭配多种不同款式的表带。这种设计延续了Apple Watch一贯的经典风格,其矩形表壳、圆润弧形玻璃机身已经成为智能手表的经典图标之一。

从我个人佩戴体验来看,Apple Watch的轻巧机身设计可以说是行业翘楚。无论是轻盈的重量,还是柔软舒适的表带,这款手表都可以适应全天候的佩戴而不会有任何不适感。我平时有轻微强迫症,很容易对手感觉稍有不适就难以忍受,然而Apple Watch Series 9却可以随意佩戴一整天。这对于一款定位为全方位健康监测的智能穿戴设备来说至关重要。它鼓励你时刻佩戴以汇集更多健康数据。

如果不追求个人化定制的话,我建议直接选择配备高品质运动表带的标准配置版本,其价格优势明显,同时舒适度不输高端表带。根据个人经验,运动表带的通气和吸湿性明显优于一般钢表链或软表带,更适合长时间佩戴。

03双击功能:值得期待的黑科技

Apple Watch Series 9最大的升级之一是增加了“双击”功能,它允许用户仅通过双击手表表侧,就可以控制手表的部分功能,如语音回复信息、停止计时等。虽然这个功能暂时还未正式推出,预计会在10月份左右的系统更新中加入。但可以预见,它几乎可以做到“不需触摸就可以控制”的程度,会带来极大的便利提升。这也将是苹果手表产品线上的又一项黑科技创新。

关于“双击”功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具体的应用场景:当你在开车或骑车时,可以通过双击打开Siri语音助手,无需触摸就可以发送语音信息;当你在跑步锻炼时,也可以通过双击控制音乐播放、查看计时等。它可以显著提升手表的易用性,减少触摸次数,避免因涂抹汗渍导致的失灵。可以预见,它将会是Apple Watch的一大卖点。

我个人非常期待这个功能的加入,虽然暂时还不可用,但相信通过简单的软件更新就可以启用。这也体现了Apple Watch的升级路线:通过持续的软件优化来带来新的体验,而非必须更换硬件。

04性能:提升明显

Apple Watch Series 9采用了全新的S9处理器,其双核心架构相比前代提升了30%的性能。在我的实际对比中,反应速度和流畅度方面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打开应用的时间明显缩短,滑动页面也更加丝滑。虽然并不会对使用体验带来颠覆性变化,但至少可以保证手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卡顿。

值得一提的是,S9处理器集成的神经网络引擎明显提升了语音识别的效果。我尝试用Siri语音助手进行了多次操作,从语音识别准确度来看,Siri在手表上的表现似乎优于iPhone上的水平,识别错误率明显降低。这可能得益于S9芯片本地处理语音数据,而非依赖云端识别。因为网络条件的限制,这个优化对于中国用户来说意义非凡

05电池续航:有待改进

这可能是Apple Watch Series 9最让人失望的方面。根据我的测试结果,在开启某些功能如运动追踪、睡眠监测的情况下,电池续航能力与Series 8并无明显改善,基本只能保证1.5天左右的使用时间。这意味着,如果你希望进行全天候健康监测,则每天晚上都需要为手表充电。

Apple Watch的充电方式也有些特殊,它需要使用一个专门的磁力充电基座,而不能直接用iPhone的MagSafe充电线。每天为两个设备充电无疑增加了一定麻烦。

希望Apple能在后续版本中加大电池容量,延长电池寿命。毕竟长时间续航对于一款全功能智能手表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是与一些专业运动手表相比的劣势所在。如果想进行连续多天户外活动,Apple Watch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06健康监测:功能强大

Apple Watch Series 9拥有和Series 8几乎相同的一系列健康监测功能,可以测量心率、血氧、皮肤温度,追踪睡眠和女性生理周期等。这些参数的追踪十分精准可靠,并且Apple持续通过软件更新增加更多功能,如呼吸追踪等。它也包含了救生功能如车祸检测和紧急SOS求救。

我平时会定期查看Apple Watch上的心率和血氧数据。它可以清晰地显示一天中的心率变化曲线,对于了解自己的心血管状态非常有帮助。另外,皮肤温度也会影响睡眠质量,手表可以据此判断睡眠深度。这些专业级的健康追踪功能,加上Apple强大的软件分析算法,使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更加透彻。

需要注意的是,Apple Watch的健康监测功能主要针对普通健康人群,不能作为医疗级检测工具。如果你有特殊身体情况,则需要谨慎对待手表上的测量数据,或咨询医生的意见。

07运动追踪:Entry级健身社区

对于大多数健身爱好者来说,Apple Watch提供的运动追踪功能已经足够完善,它可以非常便捷地记录步行、跑步、骑行、高强度间隔训练等几乎所有常见运动,并提供关键数据反馈。每次运动结束后,你都可以在配对的iPhone上查看详细的活动报告。但对于专业级运动员或健身发烧友而言,它可能还不够专业和精准。此时,你可能需要考虑选择Garmin或Polar的专业运动手表。

我平时会利用Apple Watch来记录我的步行、慢跑和健身房训练情况。它自动追踪步行距离,让我更了解自己的活动量。同时训练结束后的简报也成为我坚持运动的一种激励。与此同时,Apple Watch也会与iPhone上的健身App无缝对接,为用户提供一个Entry级的健身社区。但需要注意,它更偏向大众用户,不是定位专业运动员。

08可穿戴历险:探索更多可能

除了健身运动,Apple Watch也在努力拓展更多可穿戴用户场景。例如游泳心率监测就是一个全新尝试。虽然功能还不够成熟稳定,但这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可以期待,Apple Watch未来将支持更多户外探险活动,成为探索者的好伙伴。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是AR增强现实。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Apple Watch逐步支持更复杂的AR应用。最新的watchOS 10就加入了一些早期尝试。未来可能会推出直接在手表上运行AR游戏或导航等应用,开启手表交互的新篇章。

09总体评价:最佳iOS智能手表

综上所述,Apple Watch Series 9延续并优化了这一系列产品的设计与功能方方面面,它舒适的佩戴体验、强大的健康监测能力,以及与iPhone的无缝互联互通,依然使它堪称iOS系统用户的最佳智能手表选择。虽然相比前一代并没有革命性的颠覆升级,但对于首次购买Apple Watch的消费者而言,它依然是最值得推荐的选择。

如果你已经拥有Apple Watch Series 4至Series 8的型号,则没必要进行升级换代,可以继续使用。但如果你还在市面上寻找一款与iPhone最匹配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 Series 9绝对是你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它代表了iOS与可穿戴设备连接最完美的平衡。

亮点总结:

经典设计,舒适佩戴

强大的健康监测功能

性能提升明显

与iPhone无缝连接

存在问题:

电池续航有限

相比前代缺乏革新

我认为这款智能手表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硬件和软件的高度融合优化。从手表系统的流畅性,到各项功能的易用性,再到与iPhone的无缝互通,Apple Watch的这整套生态系统都是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完全媲美的。它代表了智能手表发展的最高标准和最佳实践范例。

10结语

总结来说,如果你的生活经常使用到苹果的生态系统,Apple Watch Series 9仍然是你能买到的最佳智能手表。它的舒适度、连接性、健康跟踪以及与iPhone的无缝体验,使它的日常使用成为一种乐趣。希望这篇评测文章能帮助您全面了解Apple Watch Series 9的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小问题,提供一些购买时值得参考的意见。感谢您的阅读!

参考文献:

Apple Watch Series 9 vs. Series 8: everything new and different——Christine Romero-Chan and Jesse Hollington

Hurry! The Apple Watch Series 9 is still at its Prime Day price——Aaron Mamiit

相关知识

苹果智能手表能测血压吗?解密四款热门Apple Watch的强大功能
Apple苹果 Watch Series 10怎么样?体验一周优缺点测评
苹果推出全新智能手表,独特健康监测功能震撼登场!
戴上 Apple Watch 监测你的睡眠质量:watchOS 7 值得关注的新功能
我是如何用 Apple Watch 减肥的?
Apple Watch经期跟踪功能全解析
苹果手表测温秘籍
苹果手表Apple Watch怎么重新设定运动量
苹果健康身高单位怎么改 , apple watch手表 天气预报的气温显示为华氏度,怎么更改为摄氏度?
Apple Watch怎么使用 Apple Watch健康功能使用手册【详解】

网址: Apple Watch S9全方位评测:我认为它是最值得拥有的苹果手表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1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