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三年多的新冠疫情不仅对普通人群和患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医护等卫生保健专业人员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心理健康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后疫情时代,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疫情期间可能经历的心理疾病、相关药物治疗经历、工作场所预防措施不足等恶性应激源会使其更容易出现持续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教授表示 “ 新冠疫情在心理方面的影响持续时间至少是十年、二十年以上” ,因此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小觑。 我们通过回顾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期望为后续持久的身心健康状态保持提供借鉴。
本公众号前文有提及国内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回看( 【学术传递】焦虑、抑郁,疫情期间的护士到底经历了什么! ),这里我们来谈谈疫情期间全球范围内卫生专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期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于2022年1月刊出了一篇系统综述的再评价,对新冠流行期间全球30余个国家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概述。
全球卫生保健专业人员
心理疾病患病率高
该文章共纳入40篇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全球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心理疾病总体患病率在11.6%-34%。
焦虑(16%-41%)、抑郁(14%-37%)和创伤后应激障碍(18.6%-56.5%)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
其次包括失眠(23.9%-47.3%)、倦怠(12%-45.6%)、强迫症(16.2%)、躯体化症状(10.7%)、恐惧(亚洲77.1%)、药物滥用(6.2%)和自杀念头(5.8%)等。
这说明虽然医疗专业人员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但其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人群无较大差异,在患病率方面甚至高于普通人群。
全球卫生保健专业人员
心理疾病患病率
存在地区差异
由于各原始研究选取的结局指标不一致,在进行各地区心理疾病患病率比较时,最终只纳入了焦虑、抑郁和压力这三个高频率指标。
英国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焦虑患病率(22.3%)最高,中东地区的抑郁患病率(34.6%-41%)最高,东地中海地区的压力水平(61.6%)最高。
巴西一项聚焦1829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显示,倦怠水平(61.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我国武汉疫情爆发时期专业人员的失眠患病率最高(59.6%)。
上述不同结果可能与不同地区新冠总体患病率、疾病严重程度及医疗卫生水平的差异有关。
全球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
研究表明,女性是所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可能与在COVID-19期间,女性的儿童养育负担加重导致心理健康状况恶化有关。同时,有研究者发现男性对压力性事件表现出更强的适应力,而女性则会经历更多的压力和焦虑症状,这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护理人群中的女性群体。
而与新冠相关的各种情绪压力状况,包括急性压力、痛苦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可能与卫生保健专业人员长时间暴露在创伤性压力源(例如快速决策的职业要求、病人和家属的个性化期望需求、病患的高死亡率等)下,社会支持不足,对感染或未感染家庭成员的担忧恐惧有关。
此外,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职业倦怠在护士群体尤其是一线临床护士中的发生率最高。这可能与病例数增加以及工作时间延长有关;也受工作年限的影响,与经验丰富和/或年长的护士相比,工作年限短年龄较小者受到的影响更大。
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在疫情期间经历了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已度过最难的三年,但由此所带来的遗留问题不容小觑,目前研究者们正积极尝试实施应对措施,例如识别风险人群、提供个体或群体层面的专业心理支持、进行正念练习等。
医院可根据当前有效措施制定相应策略,实施心理康复计划,个体也应及时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必要时积极寻求特定的精神支持和帮助,促进身心健康长久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Center for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VID-19 Dashboard[EB/OL]. https://coronavirus.jhu.edu/map.html,2023-03-06.
[3]da Silva PR Jr, Porto P, Rocha MC, Tamaki ER, Corrêa MG, Fernandez M, Lotta G, Pimenta DN. Women and working in healthcar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Brazil: bullying of colleagues. Global Health. 2023 Feb 18;19(1):10.
[4]He, Y., Wang, Y., Wang, J., Hou, J., Wan, X., 2020. Impact of COVID⁃19 outbreak on sleep quality of medical staff in Wuhan.Medic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Available at: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677.R.202
[5]Hou F , Bi F , Jiao R, Luo D, Song K. Gender difference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mong social media users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Public Health.2020,20:1-11.
[6]Zhang Y , Wang C, Pan W, Zheng J, Gao J, Huang X, et al. Stress, burnout,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frontline nurses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Wuhan and Shanghai, China. Front Psychiatry.2020,11:1154.
文稿| 丁文雯 汤磊雯
编辑丨钱颖 张熔熔
审核丨庄一 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