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医养生:动静结合,健康之道

中医养生:动静结合,健康之道

中医养生:动静结合,健康之道
最近读了徐文兵老师的《黄帝内经说什么》,对运动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我们常说的运动,其实只是“动”,比如动手动脚。而真正的“运”,是指身体内脏的运化传导,就像吃东西从嘴里进去再从下面排出来,这就是“运”。

动起来容易,因为它是受后天意识支配的,想动就动。但要让身体真正运转起来,却很难。要想身体运起来,首先得不动。其实,让我们不动比动难多了。我们常常静一会儿就开始不由自主地想动,抓耳挠腮,浑身刺痒。

那么,怎么才能让身体运化起来呢?《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在呼吸精气的基础上独立守神。如果你整天呼吸的是浊气或者腐败之气,身体就会不好。守神就是要把心神往里收,让你聚精会神。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心神自然就能收回来了。

多做金鸡独立就能守神。要站稳需要全神贯注,把心神收回到身体里。站完后会微微出汗,这种出汗跟过度运动出的汗完全不一样。除了出汗,还会手脚发热、打嗝儿、放屁,这就是肚子里运化开了一种回神的表现,也就是运气来了。

另外,运和动也提醒我们要区分强身和健体。身是身体、躯干,体是四肢、分支。强身重于健体,不要牺牲自己的身去调动气血。很多人厌倦运动是因为躯干里面气血不够用了。健身的方法绝不是蛮干和乱动,或者老是去增加肌肉。健身要去锻炼五脏六腑。

题外话:中医一直提倡动静结合。静坐、站桩偏于静态,可以安神定志、收阖能量。太极、易筋经、八段锦、八部金刚功、瑜伽等东方传统的身心锻炼方式,以阖为主,阖中有开,有助于提升和统合身心能量,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专注地练习20-45分钟。

然后再每周爬山、循湖、徒步2-3小时,与大自然交换精气神。如果身体健康,再每周保持至少2-3次体能或者肌肉训练。体能增加后,可以安排羽毛球、网球、咏春拳、拳击等对抗性练习,有助于发展我们久被压抑的表达和达成的能力。

相关知识

中医养生:动静结合,健康之道
健康养生之道:动静结合,平衡生活
静动结合,养生之道——探索健康体魄的平衡艺术
练字,精神食粮,动静结合的养生之道!
中医骨伤康复中的“动静结合”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四原则护健康
中西医结合养生:通向健康的融合之路
百恩百中医院:传承医养结合的福寿安康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健康就是动与静的有机结合

网址: 中医养生:动静结合,健康之道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2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