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体检应用人体成分分析技术质控规范(试行)

健康体检应用人体成分分析技术质控规范(试行)

(2)从坐姿突然改为站姿检查,会导致水分流到下肢,影响测量精度,受检者需保持站姿5分钟左右后再检查。

(3)室内温度变化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建议在 20℃左右的常温,身体温度稳定后再操作。

2.接触电极的方法:

确保脚部电极、脚腕电极、手柄电极干净清洁,除去手、脚、脚腕等接触到电极部位的汗水和异物。使用脚部电极时,脱下袜子;注意需站立挺直,确保电极和脚部之间的接触状况良好。使用脚腕电极时,将袜子往下褪,以便电极接触到脚腕部位;用生产商提供的电解质薄巾沾湿电极和脚腕部位,确保电极接 触良好。注意裤子或衣服不要夹到电极与脚之间;握手柄后,手指应与两个电极都接触。

3.正确的测量姿势:

踩住脚部电极后,正确握住手柄电极,注意电极和手之间不要存留异物;握手柄后,手指应与两个电极都接触,自然下垂双臂,张开30。左右,注意不要与躯体相接触;检查结束前,不要移动身体或说话;检查过程中如果身体与电极之间的接触不良,有可能导致测量中断;同时注意不要使受检者身体接触到他人或 其他导电性物体。

4.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如突发情况不能坚持完成检测时,应立即关闭本仪器电源,移去与受检者身体接触的所有电极;搀扶受检者于检查室坐位休息或卧位休息; 询问受检者有无身体不适;监测受检者心率、脉搏、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若有异常就近及时向医务人员反馈,给予对症处理;嘱咐受检者保留检查申请单,择日完成检查;如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等重大突发事件,立即采取心肺复苏,组织抢救;将发生的不良事件及处理过程记录在案,向本机构负责人汇报。

(三)检后

1.经过人体成分分析技术专项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务人员完成操作后,再次核对受检者信息,打印人体成分分析仪的检查结果。

2.将检查结果汇总至受检者健康体检报告中。

3.将仪器设备归位,设备与人体直接接触部分消毒备用,同时做好检查室的清洁消毒,迎接后续受检者。

4.人体成分分析报告解读规范:

人体成分分析仪会根据检测数据得出受检者身体成分分析、肌肉脂肪分析、腹部脂肪分析、节段分析、体型判定、营养评估、浮肿评估及身体均衡性评估等,接受过营养专业相关知识培训的医务人员解读报告时需综合判定,给出受检者的体型类别、体脂率、腰臀比及内脏脂肪水平等评估,同时给予健康管理建议和饮 食、运动、生活方式的指导意见。

相关知识

卫生部解读规范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通知
健康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应用思路(四)
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应用思路(五)
儿童青少年健康监测技术规范.pdf
体质健康数据怎么分析
淮北市2023年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心专业技能培训会召开
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
《互联网诊疗电子病历管理技术规范(试行)》印发
健康大数据的分析应用.pptx

网址: 健康体检应用人体成分分析技术质控规范(试行)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