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在努力改善人类健康,发展医学知识,并寻找能够最终改善患者预后的治疗方法和治愈方法。以下是2024年的五个关键医学突破:
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症的主要原因,在欧洲约有七百万人受其影响。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因此治疗主要集中在减缓疾病进展和管理症状上。最近一项荷兰研究带来了希望,使这种治疗变得更加个性化。
荷兰研究人员确定了阿尔茨海默病的五种“分子亚型”,每种亚型在遗传学和“临床特征”方面都有“明显差异”,据LiveScience报道。
通过质谱分析,研究人员能够根据患者脑脊液中特定蛋白质的不同水平,将400多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类为这五种亚型。脑脊液是一种环绕大脑和脊髓的透明液体。这些蛋白质与阿尔茨海默病中“脱轨”的生物过程有关。
该研究结果代表了“重要一步”,有望在未来为每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最适合他们疾病阶段的最佳药物”。
医生们称赞一种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的新疗法为“近50年来首个突破”。这可能是“改变游戏规则的疗法”,据《卫报》报道。
呼吸医学专家进行的一项试验发表在《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上,结果显示单次高剂量注射贝那利珠单抗比当前使用的类固醇片剂更有效地管理导致50%哮喘急性发作和30%COPD急性发作的特定类型发作。注射还减少了“进一步治疗的需求达30%”。
贝那利珠单抗已用于重度哮喘的低剂量重复治疗,但这项新用途的试验结果可能对全球数百万哮喘和COPD患者产生“变革性影响”。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西澳大利亚大学临床高级讲师Sanjay Ramakrishnan博士告诉《卫报》:“这项试验显示出巨大的前景。”COPD是全球第三大死因,但其治疗仍停留在20世纪。
一种简单的家庭唾液测试可能很快就能识别出患前列腺癌风险最高的男性。
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前列腺癌筛查项目,每年约有12,000人死于前列腺癌。虽然全科医生可以要求进行血液测试,但这种测试“不够准确”,有时甚至会错误地检测出癌症。
新的测试通过检查唾液样本中的DNA来识别“与前列腺癌相关的多种小基因变化”,据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报道。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唾液测试产生的“假阳性较少”,并且能检测到“更高比例的侵袭性癌症”,据BBC报道。
该研究尚未发表,涉及6,000多名年龄在55至69岁之间的欧洲男性——这一年龄段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伦敦癌症研究所和皇家马斯登NHS基金会信托的研究人员相信,这种廉价的新测试“可以帮助更早发现疾病并挽救生命”。
泌尿科顾问Caroline Moore教授告诉BBC:“从患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测试非常简单。”“你会收到一个试管,把唾液样本放入其中然后寄回。”下一步是进行更多研究,以确认该测试能否大规模推广。
一项“突破性的脑电路发现”可能会导致开发出治疗焦虑、压力和恐慌障碍的新药物,据《独立报》报道。未来甚至可能出现“提供瑜伽益处的药丸”。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特定的脑通路,允许有意放慢呼吸速度,从而帮助减少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一发现验证了“自我安抚”慢呼吸技术,它们是正念和瑜伽等实践的核心部分——但直到现在,神经科学家对其在大脑中的作用机制知之甚少。
该研究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表明未来可以通过药物靶向“特定的脑细胞”,为焦虑和压力患者提供长期解决方案。
该研究主要关注小鼠大脑,但仍需更多研究。“我们现在有了一个潜在可靶向的大脑电路,用于开发能够立即放慢呼吸并启动平静冥想状态的药物”,加州索尔克研究所副教授Sung Han说。
英格兰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正在参与一项“世界首创”的个性化癌症疫苗的NHS试验。
mRNA疫苗为每位符合条件的患者“量身定制”,通过训练免疫系统识别、摧毁并预防癌细胞扩散来发挥作用,据NHS England报道。
这些“改变游戏规则的疫苗旨在提供永久性治愈”,并“针对个体肿瘤进行定制”,据《卫报》报道。
这些试验在英格兰的30个地点进行,由mRNA疫苗研发公司BioNTech合作开展,最初专注于结直肠、皮肤、肺、膀胱、胰腺和肾癌患者。
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癌症疫苗研究已经表明它们“可以在手术后有效杀死剩余的肿瘤细胞,并大幅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
NHS England负责人Amanda Pritchard称这些试验为癌症患者的“里程碑时刻”。
(全文结束)
相关知识
2024年医疗健康科技的创新突破.pptx
《科学》公布2023年度十大突破 GLP
狐臭学研究获世界性医学重大突破
轻医美市场全面剖析:预计2024年将突破1750亿元大关
今年的八大医学突破将改变哪些健康问题?
五大抗癌新技术帮助患者突破9年生存大关
减肥药,2023年Science十大“年度突破”位列榜首
最新的医疗科技突破,重塑医疗行业的未来
2024年已有79款新药纳入突破性治疗,数量已超去年的70款
光疗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突破性应用
网址: 2024年的五大医学突破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3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