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主子的健康,一直是身为奴才的我们,最关注的事唷;但,在日常生活中,要到那些事,才能确保主子的身体状况呢。其实,主子和我们一样,如果生活环境不好,可能会引起疾病,如果环境太湿,太冷等,都可能会引起不舒服;天冷时,要替猫咪备好御寒的东西,例如床褥要加厚,或是给予一些衣服等;环境湿度最好维持在50-60%,否则容易引起皮肤方面的问题。生活环境的清洁也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主子很爱干净,自己都会替自己清理身体,而大小便也会上在固定的猫砂上,身为奴才的我们,要定期替主子清理猫砂,否则爱干净的主子,如果猫砂不干净,不但会影响主子大大尿尿的情绪,也可能会让他们不想大大尿尿,就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唷~。
主子的健康,一直是身为奴才的我们,最关注的事唷;但,在日常生活中,要到那些事,才能确保主子的身体状况呢?
其实,主子和我们一样,如果生活环境不好,可能会引起疾病,如果环境太湿,太冷等,都可能会引起不舒服;天冷时,要替猫咪备好御寒的东西,例如床褥要加厚,或是给予一些衣服等;环境湿度最好维持在50-60%,否则容易引起皮肤方面的问题。
生活环境的清洁也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主子很爱干净,自己都会替自己清理身体,而大小便也会上在固定的猫砂上,身为奴才的我们,要定期替主子清理猫砂,否则爱干净的主子,如果猫砂不干净,不但会影响主子大大尿尿的情绪,也可能会让他们不想大大尿尿,就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唷~
生活环境外,也要注意猫主子的饮食;在选择猫粮时,可以仔细研究一下猫粮的成份,并依主子的年龄与身体状况,选择最适合的猫粮;如果需要为它们更换其它品牌的猫粮,一定要慢慢来,在转粮的过程中,还要特别留意主子的排便状况,突然更换猫粮,很容易导致猫咪的腹泻。
当然啦,也要让主子有适当的运动量;家里可以设计一些猫道,让猫主子可以爬上爬下,一方面让他们玩得开心,心情会比较好外,也可以让主子有足够的运动量唷;另外,奴才也要抽空陪他们玩,例如透过一些逗猫棒,或其他玩具,一方面可以培养彼此感情,增进互动,也可以帮助主子维持体态及增加运动量,这些对主子的身心都有帮助唷!
而提到主子的体态,就不能不提主子的体重;有人觉得,主子圆滚滚的很可爱,其实,如果主子体重超重,很多疾病都可能会上身唷;因此,给主子适量的饮食,与足够的运动量,才可以协助主子维持好的体重,并进一步保障主子身体健康唷~
当主子年龄愈来愈大时,身体状况也要特别注意唷~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如何预防猫咪疾病
我们要在平时多做些预防工作,提前预防或者制止猫被病痛折磨。
说到提前做预防,有些猫主人并不了解猫咪身体生病的信号,也不知道该如何预防猫疾病的发生?
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预防猫疾病的发生。
猫咪疾病如何预防
1.即使猫是一个非常爱干净的动物,常常看到猫会经常自己毛发清洁自己的身体。
但是猫在自身清洁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所以我们在日常中要定期给猫洗澡。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坚持每天给猫梳毛一次,以保持毛发清洁,防止寄生虫感染或者诱发严重的皮肤病。
2.要保护好猫咪身体健康,在饮食方面也要及其注意。
在预防猫生病的前提,我们要确保猫饮食健康,营养均衡。现在饲养猫咪最佳的食物应该是猫粮、猫罐头等猫咪专业的食品。
此外,其它的一切零食(巧克力、糖),其它的食物(生鱼冻肉、味道刺激的食物),都不要给猫咪吃。
吃得越多伤害也就越大,弄不好还会导致猫咪食物中毒、食物过敏、诱发肠胃炎疾病。
3.要确保猫咪健康,防止猫咪生病。
我们要定期给猫注射疫苗,给它们的体内、体外驱虫、注射疫苗。
注意,这项健康养护工作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每年都要及时的给猫咪驱虫、接种疫苗。
这不仅是防止猫咪生病的重要方法,也是保证家人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
新手养宠|在家也能做的猫咪健康检查
新手养宠
猫咪健康自查“四件套”
无论是新手铲屎官还是养猫达人,想必无论何时何地最担心和惦记的应该都是自家猫主子的身体健康吧。
每年一次对于猫主子的日常体检也是各位铲屎官的硬性指标,但有些病情在初期便会有一定的预兆,此时细心地自检将会为后续诊治提供很大的帮助。一起来学习在家就能做的健康自查“四件套”吧。
1.新手养宠
第一件:检查心跳、体温、呼吸频率
和人类一样,这三项指标都是最直观且最容易发现异常的地方。在安静的状态下,猫咪大腿内侧的体温在38.1~39.2C,如果是测量的肛温的话则应再加0.5℃(幼猫、临产母猫等并不适用此温度区间)。
人类的心率值基本维持在60-100次/分,而猫咪则是我们的两倍,正常维持在110-200次/分。猫咪的呼吸频率基本维持在16-24次/分。
这些数值无论是过高或是过低都是一些疾病的预兆,关注猫主子的心肺健康,铲屎官人人有责哦。
2.新手养宠
第二件:食欲
俗话说“喵是铁粮是钢”,对小猫咪来说良好规律的饮食也是健康喵生的重要课题,臻臻家的食材探索系列全价猫粮,科学的配方,深海鳕鱼搭配鲜嫩肌肉,高蛋白低脂肪,给猫主子新鲜可囗的饮食体验。
若是猫主子突然食欲消退,甚至完全不食则需要立马拉响警报,食欲的异常通常都会反映出肝脏的问题,进而对全身都产生影响。
不过日常生活中猫主子偶尔也会没有食欲,很有可能是平常的食物吃腻啦,这个时候不如开一个香喷喷的臻臻牌金鱼罐头给猫主子开开胃哦。
3.新手养宠
第三件:饮水量
饮水量也是日常需要多多留意的地方,许多小猫咪因为长期不爱喝水,导致了泌尿系统的问题,铲屎官们请及时督促和“诱骗”自家主子喝水哦。
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饮水量突然增加也可能是猫主子的身体出现了异常哦。
4.新手养宠
第四件:囗腔、牙龈
这是许多铲屎官可能会忽略的自检项目,在日常生活中铲屎官需要多加留意猫主子的咽喉部淋巴结是否肿大,是否有口臭、牙结石、不自觉性流口水这些问题症状。口腔各处是否有溃疡也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猫咪们的食欲。
另外猫咪在打斗玩耍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磕碰,造成牙齿断裂或是损坏,若是已经影响到猫咪的正常活动则需尽快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专项治疗。
猫咪最基本的健康标准
关于猫咪健康指标
你知道吗?
猫咪体温
脉搏
饮食
关于猫咪健康指标
你知道吗?
家长们一定要实时注意猫咪的身体健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猫咪的鼻子和体温,来判断猫咪的身体是否健康。
正常情况下,健康猫咪的体温应该在38.7℃左右,绝对不会超过39.2°健康猫咪的鼻子应该是湿凉的,眼睛明亮还没有眼屎,干净,毛顺滑而有光泽,这些都是猫咪最基本的健康指标。
关于猫咪健康指标
你知道吗?
最适合猫咪生活的环境
温度应该在18-21摄氏度(15-25摄氏度)湿度应该在50%(45%-55%
健康猫咪呼吸次数在25次/分(20-30次)猫咪的心跳应该是130次/分(120-140)
测量猫咪体温的方法应该是,将温度计甩到最低,蘸点润滑油,然后将温度计插入。在插温度计的时候应该注意温度计必须和猫咪的身体保持平衡。小心的帮助猫咪拿住温度计,一分钟以后拿出。
还可以将体温计夹在猫的后腿和腹部之间,五分钟以后就可以拿出来了。
温馨提示
测量猫咪脉搏的时候,我们要将手放在猫咪的腿内侧把脉,计算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猫咪的脉搏应该是160-240次。
关于猫咪健康指标
你知道吗?
猫咪的肠胃非常敏感,为了避免猫咪消化不良,在给猫咪更换食谱的时候,要在猫咪原来的食物中逐渐添加,直到猫咪的消化系统能够接受新的食物。
也可以两种食物混合着喂食,要注意,不要同时给猫咪吃两种以上的食物,会让猫咪拉肚子的。
根据调查,猫咪几个星期不吃食,不喝水,依然可以活的好好的。新猫到家,会有应激反应不去吃饭,也是正常的。
但是,身为主人绝对不能让猫咪几个星期不吃食,不喝水。猫咪不进食喝水,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失去去体重中全部水分的10%-14%,猫咪就会丧命。所以一定要及时去看宠物医生找出原因及时治疗。
如何科学健康养猫?
三个月以内的幼猫只能吃泡软猫粮,吃太干容易便秘拉稀,一个多月两个月应该教其使用猫砂盆,幼猫满五十天后,每个月体外驱虫一次,三个月体内驱虫一次,幼猫在两个半月后,从母体带出的抵抗力会慢慢消失,在幼猫三个月时应该去打猫三联疫苗,隔二十天再补一针,之后每年一针,(如果卖家说打了但没有证,最好重新打一针)三个月以内的猫不要洗澡,打针前后一个星期也不能洗澡!不然容易生病!到新家多少会有应激反应,千万别马上给它洗澡,先适应一个星期,新旧猫粮混合喂十天左右再换新粮,以免直接换粮导致出现肠胃问题,猫粮最好选择无谷天然猫粮!大品牌的商品粮其次!别喂不知名的小品牌商品粮!幼猫三个月后可以直接喂干猫粮,,少食多餐 ,喂食过多,在喝水后猫粮在胃内膨胀,容易出现呕吐拉稀,肠胃敏感等!等幼猫八个月成年后,可以换成自助式饮食!不要用手喂食或者用手跟其玩,容易养成咬人的坏习惯,要用猫食盆跟逗猫棒!春秋换季脱毛期要喂化毛膏跟经常梳理毛发,不然胃里会结毛球出现健康问题!猫体温比较高,所以非常怕冷,冬天及其容易感冒,可以用宠物电热毯!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相关知识
全面保障宠物猫咪健康的实用要点(从饮食、活动、卫生三方面详解,让你的猫咪更健康)
怎么买到健康小猫 要注意挑选哦
让猫咪保持健康长寿的9种方法!
猫咪增肥秘籍:从瘦猫到圆脸猫的蜕变
猫咪健康自查指南:5个关键部位要留意
猫咪到底喝什么水?要怎么喝才健康?
想要猫咪身体健康不是吃保健品就行,只要做好这一点,猫咪少生病
猫咪日常保健小方法 哪些猫咪需要吃保健品
猫咪体质差易生病?4招教你为爱猫建立健康屏障!
保护猫咪健康的做法 保护猫咪的方法
网址: 猫咪的健康也要保障到位哦!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3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