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预算管理(十三):如何理解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十三):如何理解全面预算管理?

对于熟悉的知识,我们经常是“灯下黑”,以为理解的很深,其实模棱两可。同样,对于日常工作,我们需要定期从惯性中跳出来,复复盘、审视一下,看有没有偏离初衷。

对于日常工作,我们需要定期从惯性中跳出来,复复盘、审视一下,看有没有偏离初衷。

抽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短短几分钟,我经历了几种情绪的快速切换——了然于胸的欣喜、可能错失靶心的慌乱、恢复从容的平静。还好,很快梳理出了思路。后来想,应该沿着这个方向进一步深入思考,复盘一下医院的预算工作。

所谓全面预算管理,是以预算为主线,对医院的经济资源和非经济资源进行规划、配置、组织、协调、控制、评价等系列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理解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把握三个“关键词”:

第一,“预算”。预算编制以及执行、分析、考核的全过程,不仅仅要围绕“花多少钱”以及“花钱的标准”,还要说清楚“花钱要实现什么目标”、“花钱要办什么事”,以及“事如何办”。目标”、“方案”、“资金”是预算三要素,贯穿预算管理的始终。 第二,“全面”。 一是收入支出“全口径”。二是参与范围“全员”。不论是临床科室、还是医技科室、保障部门还是管理部门,只要有经济活动,都要参与到预算活动中来;三是经济活动“全过程”。事前有计划,事中有记录,事后有考核,预算管理贯穿始终;四是工作“全方位”。医疗、科研、教学、保障、管理,各项工作,要全方位实施预算管理。

第三,“管理”。管理活动有两大特点,一是“目标导向”。就预算管理而言,不能为计划而计划,为预算而预算,要考虑预算这个工具应用的“投入产出比”,是否促进了医院目标的实现、是否促进了运营效率的提升,是否有助于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持续改进”。科学的管理活动应该是动态的“PDCA”循环,持续改进、不断优化。预算管理系统也应该围绕目标,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做法和措施上动态检讨、持续精进。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相关知识

预算编制中的“水分”管理控制要点
揭秘医疗数据云:云计算算法如何重塑健康管理
云计算助力,远程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的新里程
健康管理与云计算技术
从数据到洞察,云计算在全面健康管理中的价值
从预防到治疗,慢性病全程管理软件的全面解析
健康管理全面指南:从预防到干预,如何有效守护健康?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PHM)
云计算与健康大数据管理
从疲劳管理到疾病预防,职工健康管理软件的全面应用

网址: 预算管理(十三):如何理解全面预算管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50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