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健康是啥?这也养生,那也养生;这也有害,那也有害,养生真的很麻烦吗?做人,千万别被一些养生“砖家”吓着了。
1. 做人做事不纠结,就是养生
2. 活着不随意,就是养生
3. 找点事儿干,就是养生
4. 夜饭减一口,就是养生
5. 常走路,就是养生
6. 家庭和睦,就是养生
7. 该睡时就睡,就是养生
8. 常过“苦日子”,就是养生
9. 会休息,就是养生
用三个字概括养生精髓,就是:不折腾。
人生在世,一切顺其自然。如果为了刻意追求长寿、健康,就去各种养生、食补,比如你非常不喜欢吃枸杞,偏偏要泡枸杞茶,这已经是违背了你生命的本质,生命又怎么可能健康的呢?
话再说回来,即使这样使你长命百岁了,但也是违心而苟活的。你的生命又有什么意义?
生命唯一的尺度,是你能否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真正的健康,应该这样理解: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即:大道无道,大养无养。自我理解,自我把控。
养生的方法一定要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安排。如老了,不一定要走路锻炼,北大哲学系有一篇文章,那些哲学系教授们都不大爱运动,除上班下班从家里到办公室外(家也在校园里),几乎没有其它活动,更不要说运动了,但多数活到90岁以上。
关于情绪,广西玉林晚报搞过一个万岁活动(访问调查100个100岁以上者即10000岁),后来国家级一些生物学家,营养学家,医学家也参加了调查,半年之久,想调查长寿规律,结果没有结论。
因为被调查者有爱动的有不爱动的,有一辈子不干活的,有一辈子干重体力劳动的,有爱喝酒抽烟的,有从來不喝酒抽烟的,有爱吃肉的有一辈子吃素的,有一辈子爱骂人脾气很坏的,有一辈子不爱吭声的,有家里灾难不断的,有家庭一辈子和谐的,有一辈子没结婚的也有结三四次婚的,有一辈子没生育的,也有生过7,8个孩子的,各种情况都有。但没有什么共性的长寿规律。只是平均女性比男性活得长一些(女性100岁以上多一些)。
最后结论,大道无道,顺其自然。
人到中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慢慢开始注重养生,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走了弯路,养生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吃荤吃素问题,你适应哪种就哪种,不要刻意安排多吃少吃。海登法师一辈子吃素(最好的菜是烩豆腐)活了83岁,星云老法师现还吃素,已经91高龄。
吃补品问题。应该说没有什么食物有特补效果,比如现在说吃核桃益脑,聪明。北方河北河南山西,南方贵州,那核桃多了。我们在山西十几年,每年也没少吃核桃。记得70年代在山西核桃一分钱一个,我们一买就是一面口袋,一冬净敲核桃吃了。这些地方人比其它地方人聪明一些吗?
又比如虫草,云南,西藏,青海人的补品,采摘时有些虫草断了碎了卖不出去,他们也经常放进菜肴中,没见卖虫草的哪个身体好一些,命长一些。
吃绿豆的并不比不吃绿豆的身体好,病少,命长。 吃核桃并不比不吃的聪明多少。 吃枸杞的并不比不吃的健康一点。 锻炼的并不比懒的不爱动的人多活几天。 爱生气的不比心静的活得短。 吃含矾油条的比不吃油条的不见得命短,不见得爱得癌症。 吃含矾的皮蛋不见得比不吃的活得短。吃腌菜酸菜的不见得易的癌症,不见得命短。一句话,你适应哪种生活,哪种习惯,哪种嗜好而且没觉得有什么不适,那就是你的生活方式,因为人是适者生存,有个环境适应症问题。
我们认为:人生在世,一切顺其自然。如果为了刻意追求长寿、健康,就去各种养生、食补,比如你非常不喜欢吃枸杞,偏偏要泡枸杞茶,这已经是违背了你生命的本质,生命又怎么可能健康的呢?
话再说回来,即使这样使你长命百岁了,但也是违心而苟活的。你的生命又有什么意义?生命唯一的尺度,是你能否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所以说,世界上最好的长寿药不是要吃什么,而是:喝水、睡觉、走路、唱歌、群里冒泡这五样自然的生活!
“喝水”是长寿的第一要素;
“睡觉”是长寿的第一大补;
“走路”是健体的最好运动;
“唱歌”是心情愉悦的最好娱乐;
“在群里冒泡”是预防老年痴呆最好良方。
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是免费的。养生的最高境界其实是养心。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相关知识
健康保险怎么买,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不再纠结了
健康云,让你看病不再麻烦
顺产VS剖腹产看完不用纠结
麻烦谁知道“健康”是啥字体?
生孩子,顺产好还是剖腹产好?看完这篇不用再纠结了!
什么是最好的养生?简单到你无法相信,惊醒无数人!看完不再纠结
全面开启二孩时代,看完这篇,就不会纠结生还是不生了
牛奶和酸奶到底该怎么选?看完终于不再纠结了
三年健身心得:不再纠结体重,享受健康生活
科普丨什么是健康体重?看完再也不纠结了……
网址: 真正的健?康是啥?养生很麻烦?看完不再纠结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5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