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四码一卡”有啥区别?不同场合都扫啥?来看记者最新采访~

“四码一卡”有啥区别?不同场合都扫啥?来看记者最新采访~

近几天

一些市民发现

在出入小区、商场、医院等场所时

除了常用的

智慧市民通、龙江健康码

防疫行程卡

防疫健康信息码

市内码也常被提及

那么

这些码到底都在哪些场合用?

功能到底有哪些?

在使用中

该注意什么?

“五一假期”将至

为了让市民在出行时

用好“码”上防控

记者采访了

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治理科

科长郭春林

请他为大家详细地介绍

Q

智慧市民通、龙江健康码、市内码、防疫行程卡、防疫健康信息码,有什么区别?都用在什么场合?

A

疫情期间,扫码是市民出行必不可少的三件宝之一,市民应该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码。

智慧市民通:我市开发的小程序,是居民进出小区使用的扫码工具,优势在于记录个人信息全面,便于小区管理,防止外来人员进入非本人居住的小区。

龙江健康码:我省开发的专门用来记录省内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可有效记录个人的健康信息和打卡行程,便于追溯个人行动轨迹,在出入省内的公共场所或者乘坐交通工具时使用。

市内码:在龙江健康码的基础上,针对近期我省疫情发展形势,开通的一个新功能,被标注为“市内码”的人员只能在本市区或者县域内活动。

“防疫行程卡”:手机“国务院客户端”中的小程序,联合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通过对手机精准定位,确定某人在过去的某时段是否在风险地区经停,只要在某地区经停4小时以上,就会被详细记录。可配合龙江健康码,在小区卡口使用,比如,对没注册智慧市民通的,因经营、探视、生活服务,进入非本人居住的小区,可以出示防疫行程卡,证明自己的轨迹。其在机场、火车站、高速路卡口及部分医院也都有使用,可确定相关人员14天内的行动轨迹。

防疫健康信息码:由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是外省人员来我省时所使用的,证明其之前的活动轨迹,如果我市居民去外省,个别省市也要求出示防疫健康信息码。

Q

家里装修,工人怎么进小区,不同“码”,如何用?

A

小区卡口要对工人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措施,扫“龙江健康码”后,需体温正常并为绿码,同时,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防疫行程卡”,让来访人员输入“手机号+验证码”,确认近14天未去过中、高风险地区。

随后,与本小区被访人员核实,确认来访人员与被访人关系,来访事由属实,同时签《个人承诺书》,登记来访人员基本信息,履行以上手续后,可由小区业主到卡口带领或与业主电话核实后进入。

Q

两省之间不互认健康码,原因是为什么?

A

我省的是龙江健康码,但每个省是一码一政策,每个省所收集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信息数据库不一样,产生的统计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有跨省流动,很难来确定它在其他省份的行动轨迹。

Q

防疫健康信息码,有什么用途?

A

市民在跨省流动时,可通过防疫健康信息码实现互通互认,其还有同乘查询,可查看飞机上或火车上是否有密切接触者,也可进行风险等级查询,及查询自己在本省的健康码。

它还能提供修改功能,可修改除了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以外的个人健康信息,每人每天只能修改一次。

另外,防疫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时候,通过防疫健康信息码可详细掌握相关人员在本省内及外省的活动轨迹。

Q

哪些人会被标注为“市内码”?

A

三类人员将被设置“市内码”:

新发本土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所在小区内人员;密切接触者所居住的整栋楼全部人员;

各指挥部根据流调结果确定的人员。

Q

目前,我市的“市内码”相关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A

4月22日起,按照要求,我市启动了“市内码”的采集和精准管控区域划定,截止目前划定精准管控区域91个。

肇州县的信息采集人数较多,划分精准管控区域60个,其他县区因流调、周围有密接者等原因划定精准管控区域31个。

按要求,出现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后,要在24 小时内做好管控区域划定和人员信息收集,市内码的采集是动态的,随时会调整。

Q

市内码是如何生成的?

A

“市内码”数据的采集是各县区指挥部根据本区域内疫情形势,在科学评估、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划定精准管控区域,合理确定风险人群,并统计个人相关信息,上报省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由省指挥部在龙江健康码后台统一标注。

Q

如果被标记成“市内码”,活动范围有什么限制?

A

被设置为“市内码”的人员正常生活工作不受限制,但只能在市区和县域内通行。

禁止标记为“市内码”的人员乘坐离开本市的各类交通工具,针对这部分风险人群实施一定的行动管控,确保一旦发生疫情的时候,缩短传播链条。

Q

我是房主,但不在管控区域居住,也会被标记为“市内码”吗?

A

现实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如受管控某栋楼的房主,在相关确诊病例在小区流动期间,并不在那里居住,或是把房子租给了别人,这些都需要各县区在操作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精准确认,要根据小区内的实际居住情况进行人员标注和设定,而不能简单以户籍进行标注。

Q

“市内码”要精准划分管控区域,管控范围是多大呢?

A

地点如何确认、范围如何划定,并不完全是地理意义上的概念,还是要紧紧围绕疫情形势,进行科学评估,由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组织相关专业人士科学评估风险范围后,进行精准划定。

针对范围较大的小区,在小区封闭管理时,采取的就是分类施策,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组团划分封闭区域,因此,市内码风险人群划分也会采取这种措施,组团精准划定。

Q

有“市内码”了,各公共场所防控该注意什么?

A

市内码的管控要依靠龙江健康码来实现,每天上班、购物、出行,进入公共场所都需要扫龙江健康码。

因此,各卡点在扫码时,有义务和责任对健康码状态查看,除了看是否为绿码外,现在还要看是否为标注“市内码”人员,如果是“市内码”人员,手机会显示“仅限某地出行”字样,如超出了出行范围,卡口人员要立即对该人进行管控,并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

Q

如果我市流入了外地市的“市内码”人员怎么办?我市“市内码”人员出了我市,会怎么样?

A

通信部门将利用工信部大数据平台协助监控标记“市内码”人员离开所在市情况,届时,三大通信公司会推送公益短信,提醒标记“市内码”人员目前存在的风险。

我市对流入的持有其他地市“市内码”人员,将集中隔离14天并做2次核酸检测。同样,如果我市的“市内码”人员到了外地市,也会面临同样的管控措施。

温馨提示

智慧市民通、龙江健康码、市内码、防疫行程卡、防疫健康信息码,都是疫情防控的一种方式。

为了做好防控,确保自身安全,还需要大家少外出、不聚集。

一旦外出,一定要履行好“扫码、测温、戴口罩”,自觉遵守防疫要求,配合防疫工作人员,不同场合扫不同的扫码,为疫情防控贡献积极正能量。

原标题:《“四码一卡”有啥区别?不同场合都扫啥?来看记者最新采访~》

相关知识

【防疫科普】扫“健康码”和“行程码”有啥区别?
【疫情防控】为啥要扫“健康码”和“行程码”?有啥作用?看这里
最近都在用“健康码”到底是啥?一文看懂
“码”上防控!不同场合扫什么码?答案来了
居民健康卡和社保卡有啥区别?
扫一扫,健康“码”上知道!
居民健康卡“晋城通”实现了咱晋城人全国29个省份就医一卡通!来看看它都有啥功能?如何办理?
北京健康宝3.0:新增扫码功能,“验码”“登记”二合一
健康宝不用扫码也能验?北京412处公共场所、1922个小区实现刷卡验码
“粤康码”最新优化!扫码打卡更方便→

网址: “四码一卡”有啥区别?不同场合都扫啥?来看记者最新采访~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60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