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由此可见,健康至少要包括健壮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三个方面。
但据《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显示,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到3%。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亚健康?亚健康的常见表现有哪些?亚健康状态如何进行调养?
亚健康的定义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亚健康的症状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多种多样,躯体方面可表现有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以上3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并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上述表现的疾病者,目前可分别被判断为处于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状态,并且这三种亚健康表现常常同时出现。
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根据中医学理论,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是由于先天不足、劳逸失度、起居失常、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居处不慎、年老体衰等因素,引起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和所至。中医学的“未病”不等同于西医学的亚健康,但是,可以应用中医学“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亚健康的中医药干预。
亚健康如何调理?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不及时加以干预,它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疾病,当然也可通过积极的调理使机体恢复到健康状态,那么日常生活中,亚健康状态需要如何进行调养呢?
首先,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努力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充足睡眠和戒烟限酒。
其次,适时缓解紧张压力,有效消除心身疲劳。
再次,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处于亚健康状态者的体质状况及具体不适表现特征与轻重,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如中药、针灸、推拿按摩、营养素补充剂、保健食品、药膳及传统健身等。
最后,如果存在精神心理不适或社会交往困难,可以寻求心理疏导或者认知行为方面的指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