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评估制度
【三级医院评审迎检必备】
导语:根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实施细则“2.5.84.1建立手术患者评估制度,在患者评估的基础上,完成手术患者的术前讨论,合理制定手术方案”。“2.5.84.2患者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疾病、重要脏器功能和患者心理、经济、社会因素等”。杏林职苑编制的《手术患者评估制度》包括总则、评估对象、评估人员及资质、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评估记录、培训、制度监管和附则等九大部分,并附有多个评估工具。可供医院“三甲办”等管理部门参考。
一、总则
1.目的
2.定义
3.适用范围
二、评估对象
三、评估人员及资质
四、评估标准与内容
(一)疾病
(二)重要脏器功能
(三)自理能力
(四)VTE
(五)营养
(六)心理
(七)经济
(八)社会因素
五、时限要求
六、评估记录
七、培训
八、制度监管
九、附则
附件1: 改良版患者主观整体评估(MPG-SGA)记录表
附件2: MPG-SGA患者自评表(问卷)
附件3: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
附件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规范手术患者评估管理,通过有效的患者评估以明确手术患者病情及医疗服务需求,从而为手术患者的术前讨论及合理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和支持,确保手术顺利、安全进行。
手术患者评估,是指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医师和护理人员,按照制度、程序、诊疗指南或规范,对拟行手术(含介入、镜下手术)的患者进行疾病诊断与评估,并结合患者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分析、综合判断,继而在此评估的基础上,完成手术患者的术前讨论,合理制定手术方案,并实施规范的同质化服务。
本院所有住院手术(含介入、镜下手术)患者。
本院所有住院手术(含介入、镜下手术)患者。包括:
1.急诊手术患者;
2.择期手术患者;
3.日间手术患者。
评估人员为有资质的执业医师、执业护士及医院授权的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如营养师)。对患者进行评估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在本院注册的执业资质。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相关辅助检查、评估/筛查工具等手段,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心理和生理状况、营养状况、治疗依从情况、家庭支持情况、医患沟通情况及自理能力等,以此为依据,制定适宜有效的诊疗方案,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1.评估目的
掌握病史,明确诊断,并据此制订治疗(手术)方案。
2.评估内容
(1)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血型(ABO、Rh)。
(2)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3)损伤、中毒的患者,应评估外部原因。
(4)颅脑损伤的患者,应评估昏迷时间,按照入院前、入院后分别统计,间断昏迷的填写各段昏迷时间的总和。
(5)高龄(≥65岁):行心脏彩超检查,如有异常,请心脏内科或心外科会诊。
(6)合并症:
1)高血压病(血压≥160/110):请心内科会诊,调整降压药,必要时延期手术;高血压>5年且控制不佳,行心脏彩超检查。
2)糖尿病: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如控制不佳,或有明显的外周神经血管并发症请内分泌科会诊,必要时延期手术;如合并高血压,行眼底检查、颈动脉超声,必要时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査。
3)传染性疾病:延期手术,请传染科会诊,确定病原体、控制感染后再行择期手术。
3.评估方法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术前常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型、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离子五项、术前八项(乙肝五项、丙肝、艾滋病、梅毒)、心电图、胸片等。
4.评估记录
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病程记录、术前小结等。
5.评估人员及评估时机
(1)患者入院时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评估。
(2)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术者评估。
(3)择期手术患者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评估。
(4)择期手术患者72小时内副主任以上医师/科主任查房评估。必要时邀请相关专业医师会诊评估。
(5)日间手术患者,应在门诊明确诊断,并完成术前检查和术前评估。
本专栏《诊疗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工作指引》涵盖三级医院评审迎检必备文案,欢迎将本专栏加入书架收藏。点击文末“所属专栏”右下角“立即购买”购买本专栏后,即可阅读本文及专栏其他文章全文。
相关知识
手术患者术前八项评估内容是什么?需要借助哪些专业评估工具?
患者健康教育评估内容包括哪些
2016 ASMBS指南:减肥手术患者术前心理评估建议
第500期: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及其术前评估
患者术后恢复质量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护理评估的评估的内容
DBS手术成功与否术前评估是关键,要想效果好这些注意点可不能
健康评估的内容包括哪些?
健康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是什么?
健康史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网址: 手术患者术前八项评估内容是什么?需要借助哪些专业评估工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9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