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人们为什么要祈福?

人们为什么要祈福?

一、祈福是人类社会最原始最普遍的精神活动

人类的伟大,不仅在于不断能动地改造自然,更体现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创造着超乎自然的精神活动,正是基于这两点,人类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在人类创造文化过程中,祈福是人类最原始最普遍的精神活动之一,而形成的祈福文化则是这一精神活动的折射。

福文化传承千年,福禄喜寿祥瑞,构成中华民族的祈福六字真言。今天,幸福仍是个人追求,幸福指数仍是安居指标,人民福祉仍是国家使命。古代人靠天吃饭,所以特重祈福,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才能生存下去。在此基础上,祈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符号体系,既然是一套完整的符号体系,自然需要传承。

传说,每一个人出生来到世上,就随身带来属于自己的一份“福”,这份福包括一生应有的衣、食、住、行,还包括体力的付出和精神享受。如果从小就能珍惜它,把“福”积蓄起来,老了就有享不尽的“福”。若是一生能勤劳节俭、怜贫恤苦、诚实守信、乐善好施,就是“积德”,又叫“积福”。好事做得越多,就会不断增加你的“福”。因为福寿相连,所以就会“添福增寿”。反过来,如果身在福中不知福,任意糟蹋自己的“福分”,好吃懒做,尽做坏事、恶事,甚至危害社会,就会“损福折寿”。

同时,老辈总会和晚辈们讲述“福”的含义及“惜福”的故事,教育大家“祈福”首先自己要“惜福”、“积福”。其实通过“祈福”,教育人们要勤劳节俭、行善积德,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所以,能被人们认可接受,以至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因此,传承祝福文化是历史使命,创新与发展祝福文化,更是神圣职责。

祈福,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国家福祉的寄托。《宋史·礼志》载:“立春日祭东海于莱州。立夏日祭南海于广州。立秋日西海就河中府河渎庙望祭。立冬日,北海就孟州济渎庙望祭。”以上记载,应属官祭,是帝王祭,因此被载正史。如今的祈福活动是历史的沿袭,是民俗文化的传承。

祈福文化,会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异彩。

二、从民间信仰到国家信仰

我国的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鲜明地反映了我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学者认为,民间信仰是民众对待自然社会的一种精神态度,民间信仰对象广泛,大体可分为祖先信仰、神祗信仰与鬼灵信仰等。所有的民间信仰从根源上看都是维护人们生命的正常过程,以祈福求瑞与消灾避祸。尽管具体的表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祈福文化作为武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可谓源远流长。

武当山的山水文化从古代就与祈福、祝福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地处中华腹地的特殊位置、曾经的皇家道场和上贯天枢、下蟠地轴的气势,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国家福祉的寄托,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始终贯穿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万景仰的灵山、圣山,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大山都不能相提并论的。历经千年形成的祖师爷真武大帝崇拜,就是祈福的重要具体表现形式。

官方信仰和民间信仰的相互融合,巩固了武当山灵山、圣山的崇高地位,加重了武当文化的厚重意蕴,也形成了独特的武当山祈福文化,成为武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传承祈福文化与共建和谐社会

传承弘扬祈福文化还要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赋予武当文化产业以时代气息。早在两千多年前,咱们的至圣先哲孔子就倡导“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就是说任何人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怀,任何人都应该主动关心社会,以达到男有室,女有家,社会和谐,人民安康,这既是对祈福最好的注释和描述,也与我们一贯倡导的“和”文化一脉相承,更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所认同的。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的本性在复苏,信仰更加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什么东西都可以缺,但唯独信仰不能缺。因为信仰是一个民族的战胜艰难险阻和苦苦疾病的精神支柱。通过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模式,既做大做强了当地经济,又顺乎了民意(民间信仰),还对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去寺庙祈福有什么讲究 去寺庙祈福需要还愿吗
2025年祈福许愿,为家人祈求平安
为病人祈福的句子【三篇】
为亲人健康祈福句子【三篇】
为亲人健康祈福句子【三篇】.docx
平安祈福牌怎么写,祈福卡格式怎么写
平安祈福牌怎么写 祈福卡格式怎么写
为自己和家人祈福的句子,写10个
为生病亲人祈福的句子
烧香拜佛祈福的时候应该说什么,祈福转运接好了!

网址: 人们为什么要祈福?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99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