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满足普通大众“亲近艺术、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间!集书画交流、研讨、鉴赏、养生、文论于一体,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书画艺术,宣传高端书画人才,打造优质的书画艺术交流平台。
掌握钢笔行书的书写技巧, 首先,学习行书笔画(笔顺、笔数)的书写变化;其次,学习草书字体的笔势知识;最后,将以上两者结合行书字体结构进行综合练习。如此,即可掌握钢笔行书的书写技巧。
硬笔行书作品
行书简述
行书为篆隶楷行草五体之一,相传为汉代刘德升所创。缘其 追求简易、笔画从略、离方遁圆、非常快捷等特点自出世以来即流行至今。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其《书断》卷上说:
"行书者,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王羲之行楷《兰亭序》神龙本冯承素摹本
行书, 不像楷书那样工整费力,它参用一些草书笔势,形成形体简省、笔画流畅,在日常书写时比较省时省力,自晋代以来一直流行至今的一种字体。
从书法的角度来看,有着行楷和行草之分。
行楷, 笔法上偏重于楷书,但行笔上又比楷书自由比行草规整。或可简单理解为:在楷书基础上简约书写笔画、增强书写映带的一种字体。
行草, 是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法字体。正如明代赵宧光于 《金石林绪论》所言:
"行草,如二王帖中稍纵体,孙过庭《书谱》之类皆是也。"
王羲之行草初月帖
笔画(笔顺、笔数)变化
行楷字体在现实的书写中,其笔画、笔顺、笔数会随着书写习惯而发生变化。
笔画
楷书的笔画,起笔、行笔、收笔、提笔、顿笔、转笔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行楷则灵活、方便,一般无须逆锋、顿笔,不强调用笔提按,只追求书写流畅,使转合理,行笔巧妙。
笔顺
楷书的笔顺比较固定,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有着严格的要求。而行楷的笔顺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楷的书写会根据书写习惯、笔画的连结、萦带、减省等使字形发生变化,相应的笔顺也随之改变。
笔数
楷书的笔数是固定的,一个字有多少个笔画就多少,不存在变化,而行楷的书写有时候由于连带的需要,加上有些笔画的合并、替代和减省,很多笔画自然地连在一起书写,笔数会比楷书有所减少。
吴玉生钢笔行楷字帖
草书笔势
草书,有着书写潦草的字和草书字体两种解释。本文的草书作字体理解。从书法角度来看,草书可分为章草、小草(今草)与大草(狂草)。
章草
章草书是打破隶书严谨规矩而趋于草率的一种写法,其特点是: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扁,笔带横势。在魏晋时期最为盛行。
小草
小草字体则是在章草的基础上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小草字体从魏晋盛行至今不衰。
大草
到了唐代,今草写得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因此将之称为"狂草"。其代表人物为“颠张醉素”。如今,大草 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
总而言之,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画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结构简省、偏旁假借而成的一种字体。其笔势对于写好行书有着莫大的作用。
综合练习
以上通过对笔画、笔顺、笔数以及笔势的描述,对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字体进行了对比,体现了行书的特点以及草书的笔势对写好行书字体的莫大作用。
综合练习可以说是写好行书字体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有了以上的基础后结合自身的审美,选择古人或当今名家的碑帖进行临摹学习,以此来更深一步体会之前所学的运用规律。
如此,随着时日的增加,做到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行书的技巧自然可以上手,从而达到写好一手漂亮的行书字体。
田英章硬笔行楷作品
综上所述
掌握钢笔行书的书写技巧,需先学习行书字体点画的牵连、映带,次学草书字体的笔势规则,最后结合自身的审美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书碑帖进行临摹学习。如此坚持不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业必有成。
▼点击小程序进入书斋集市▼
▼▼点击识别进入翰墨轩店 ▼▼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和收藏名家作品, 中国书法微信平台 每周日推出各类艺术家的优秀的作品 , 以满足普通大众 “ 亲近艺术、感悟生活 ” 的需求! 欢迎大家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中国书法(微信号: ChineseCalligraphyAF ) :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 , 互相讨论学习。
欢迎您加入“中国书法”平台,也欢迎您加入“青年文摘”微信公众号和“读者在线”微信公众号平台。希望可以通过您的帮助加快平台的影响力,我们会努力的做好平台的服务工作,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却在微信中学习,成长。下面是最HOT公众号,赶快试试新的关注方法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