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心理评估与初次会谈》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心理评估和会谈的主要方法和技巧,认识心理评估主要工具的使用和解释,了解常见心理障碍的具体临床表现和评估重点,以及如何在心理评估环节中初次会谈中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因此,本门课程是对于未来致力于临床心理、心理咨询、社会工作、心理测评等方向深造,或者希望从事相关职业的同学,本门课程是核心基础课程。 此外,本门课程由两名从事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讲授,内容深入浅出、案例丰富生动,也非常适合非专业同学学习,以扩展自身知识面并为了解并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服务。 总之,本课程希望能够为培养优秀的心理工作者和普及心理学知识、提升大众心理健康水平服务。
课程概述
1.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微课程的其中一门课程。
心理评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评估是指对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评估,可以在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运用。主要用来评估行为、认知能力、人格特质和个体和团体的特性,帮助作出对人的判断、预测和决策。狭义的心理评估也叫临床评估,是指在心理临床与咨询领域,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对来访者的心理状况、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做出相应判断,必要时做出正确的说明,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鉴定,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保证。本门课偏向狭义的心理评估,侧重心理健康状态或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同时也兼顾能力、人格特质等方面的测评。
由于在心理评估与诊断过程中,初次会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会谈技术也是整个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因此本门课程进一步将其抽取出来着重讲解,从而突出本门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操性。
综上所述,本门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心理评估与初次会谈。心理评估部分概括性地介绍了心理评估与诊断的基本问题与理论基础,包括:心理评估与诊断的目的与意义、心理障碍的分类诊断、心理评估与诊断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常见心理障碍介绍及评估要点、心理测评的理论基础及基本特征、心理测验常用量表介绍。初次会谈部分更详细地介绍其方法、技术、程序、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细节等。
2. 课程优势与创新
相较于已上线的类似课程,本课程的优势与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
(1)课程内容上,偏重临床心理评估,同时也兼顾能力、人格特质等方面的测评。
(2)课程结构上,将初次会谈抽取出作为课程第二部分着重讲解。因为会谈技术,特别是初次会谈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重点,是建立良好心理咨询咨访关系的开端。
(3)课程讲解上,因受众是面向学生和社会爱好者,故兼顾了理论性和生动性。有较多生活中,特别是大学生身边的案例,目的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理论基础与实践技术,让心理学专业学生、爱好者、教育工作者等对心理评估与会谈技术有初步的了解,不仅为自己从事相关职业提供知识积淀,同时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即提升对自我以及他人心理状况的觉知,了解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途径和方法,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寻求或提供正确的帮助,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成绩 要求
本门课程成绩包括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两项,分别占40%和60%。总成绩分为不合格、合格、优秀三等:
不合格:成绩<60
合格:60≤成绩<85
优秀:成绩≥85
课程大纲
相关知识
心理卫生评估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
心理访谈
产前检查:初始评估
心理健康的评估方法有哪些?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及使用方法?
心理健康评估报告(17篇)
学生心理健康评估方案(精选10篇)
心理评估——“科学算命”?
心理社会评估
心理健康评估的多元方法与实践指南
网址: 心理评估与初次访谈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18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