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罗非说:“人的心理和生理就如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缺一不可。健康的本质就在于和谐。”良好的情绪是健康的“软件”。
生命,至少是人类的生命,有一个重要特点———只要能感知的东西,就有调节的潜力。所以,如果想调节好情绪,最根本的要了解情绪。平时养成对自身心理过程细致观察的习惯,在情绪初起之时就及时发现并适当引导,才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为了做到身心协调,从生理角度出发,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和锻炼身体,从心理角度来讲要陶冶情操,开阔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程凯说:“要做到身心和谐,大家可以尝试遇事先戒‘怒’,以理性克服感情上的冲动。因为‘怒’是情志致病的罪魁祸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怒不仅伤肝脏,怒还伤心、伤胃、伤脑等,还会导致其他各种疾病。另外,要善于调节自我情感,对外界的刺激保持稳定的心态,避免剧烈的情志刺激。同时,要学会把负面情绪转移出去,改变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态度,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还是无法缓解,那就要把积聚在心中的抑郁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发泄出去,达到心理平衡。”
相关知识
道德经与心理健康:道教对身心和谐追求,达到身心和谐的理想状态
养生与心理健康,身心和谐更幸福
[和谐人际健康心理.doc
倡导和谐心态,成就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对身心平衡有何影响?如何建立身心和谐以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心与健康:探寻身心灵的和谐之道
“健康生活,从心开始: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和谐统一”
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 社会和谐
网址: 心理健康在于身心和谐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1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