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常见问题

2023-11-21 12:47 ·福建 ·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
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十分令人担心,表现在:其一,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在扩张。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抽样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新华社报到:“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心理疾患发病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三,教师,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在我国许多地方,心理健康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成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漠,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培养。与此同时,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变革同许多传统习惯的矛盾致使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远比健康教育的发展来的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尊自强的愿望,也都希望自己能高人一等,但由于他们的学习成绩总不如人愿,“不遵守”班规校纪或“屡犯错误”,于是面对父母的责难,教师的冷落挖苦,同学的嘲讽,常常产生一种技不如人的悲叹,自认为低人一等,因而自暴自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学阶段是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些学生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学生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也有一些学生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不置可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他们的现实生活。
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和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越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感谢您的宝贵时间停留,明日更新:中学生心理健康如何维护与自我调节)
(创作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