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我以前也和大家一样,满心想着靠跑步减肥。每天都坚持跑,可体重就是不见下降,心里别提多纳闷了。后来仔细研究才发现,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今天就把我了解到的这些跑步燃脂小窍门分享给大家,说不定能解开你在跑步减肥过程中的疑惑。
好多刚开始跑步的朋友,都和曾经的我一样,就想着跑得越快、越久越好,觉得这样减肥效果肯定棒。但运动生理学研究发现,超多半数的跑步新手都在这个地方栽了跟头。
《2024国民运动健康报告》提到,每天跑步超过1小时,而且心率长期高于最大心率80%的人,肌肉流失的风险比科学锻炼的人高不少呢。这就好比开车的时候,一个劲儿猛踩油门,却不管油箱里还剩多少油,看似跑得很带劲,实际上是在消耗身体里宝贵的“肌肉储备”。
那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呢?关键就在于调控燃脂心率。运动科学表明,当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75%时,脂肪供能的比例能达到最高。最大心率的计算方法特别简单,就是220减去自己的年龄。
就拿30岁的人为例吧,他们最佳的燃脂心率区间大概在114次/分钟到142.5次/分钟之间。这个心率区间就像是给身体设定的一个“智能开关”,要是心率低于这个范围,脂肪就像个偷懒的家伙,消耗得慢悠悠的;可要是高于这个范围,肌肉就得“背锅”,开始被消耗了。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监测实验室做过实测,那些把心率控制在燃脂区间的跑者,在相同时间内,脂肪的消耗量比自由奔跑的人要高出不少呢。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运动手环、智能手表这些设备都能轻松帮我们监测心率。跑步的时候,要是你呼吸还算顺畅,但又会微微喘气,说话也能完整说出句子,那基本就处于理想的燃脂状态啦。
晨跑和夜跑的心率策略也不一样。空腹晨跑能让身体更快消耗糖原,这样就能更早启动脂肪供能。不过夜跑可得注意,千万别在睡前2小时内进行,不然交感神经一兴奋,晚上睡觉可就不踏实了。之前有个知名运动品牌监测了1000名晨跑者的数据,发现连续跑1个月左右,这些人的静息代谢率平均提升了一些,差不多相当于每天能多消耗150大卡热量呢。
除了心率,跑步前的力量训练也很重要。好多人都不知道,在跑步前花个5-10分钟做点力量训练,燃脂效率能大大提高。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像深蹲、平板支撑这些复合动作,能激活全身60%以上的肌群,做完这些力量训练后,基础代谢率在接下来的24-48小时里都会持续提升。
给大家详细说说这些力量训练动作。深蹲主要锻炼的是下肢肌群,它能消耗身体里的糖原储备,这样在跑步的时候,身体就能更快地开始消耗脂肪来供能。平板支撑则是锻炼核心肌群的好动作,做完它能提升基础代谢率,让燃脂的时间更长。弓步跳可以锻炼到全身的肌群,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运动强度。
深圳有个科技公司的健身社团做过一个对照实验。A组的人直接跑步30分钟,B组的人先进行8分钟力量训练,再去跑步30分钟。8周之后,结果出来可太明显了。B组人的平均体脂率下降了4.2%,比A组多降了差不多2个百分点。而且B组成员的肌肉量平均增加了1.2kg,真正做到了“减脂增肌”,这效果谁看了不羡慕啊!
以前我也不清楚,就觉得跑得越久越好,后来才知道,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运动代谢专家说,跑步前20分钟,身体主要消耗的是糖原储备,20分钟之后,脂肪供能的比例才开始明显上升,到30分钟的时候,脂肪氧化效率能达到最高。
上海体育学院做过追踪研究,发现那些把跑步时长从20分钟延长到40分钟的跑者,每个月体脂率下降的速度加快了不少。但也不是跑得越久越好,要是超过60分钟,可能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这时候肌肉就会被分解。所以比较好的策略是,每周进行3-4次30-50分钟的跑步训练,再搭配2-3次交叉训练。
我以前跑完步,就觉得自己消耗了不少热量,得赶紧吃点东西补回来,结果体重不但没降,反而还可能增加了。后来才明白,这陷入“补偿性进食”误区了。你想啊,跑30分钟也就消耗大概300大卡热量,可一杯奶茶就能轻轻松松补上500大卡,这跑了不就跟没跑一样嘛。
运动营养专家指出,跑步后的30分钟是营养补充的关键时期,这时候身体对营养的吸收率会提升30%-50%。那该怎么吃呢?在跑步结束后的0-30分钟,也就是快速补充阶段,可以喝点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再搭配点像香蕉、酸奶这类容易消化的食物。30-60分钟是深度修复阶段,这时候要摄入一些优质蛋白,比如鸡胸肉、鱼虾,还有复合碳水,像全麦面包、糙米饭。
1小时之后是持续代谢阶段,补充点膳食纤维,吃点绿叶蔬菜,还有健康脂肪,像坚果、橄榄油之类的。
有个健身APP对10万用户的饮食进行了追踪,发现那些严格按照这个饮食策略来吃的用户,减脂速度比那些随意饮食的人快了不少,而且肌肉流失率也降低了很多,这才是真正的“躺着也能瘦”啊。
以前我就觉得,天天跑步肯定减肥效果好,后来才知道,这么做对身体可能还不好。运动医学专家明确说过,过度跑步会导致关节磨损、肌肉疲劳,甚至还可能得上“跑步成瘾症”。《运动损伤预防白皮书》显示,每周跑步超过5次的人,膝盖软骨损伤的风险会增加不少。科学的运动频率应该是每周进行3-4次跑步训练,再搭配2次力量训练,中间最好还能留1天完全休息。
北京马拉松协会对2000名业余跑者做过跟踪调查,发现采用“321”训练模式,也就是3次跑步、2次力量训练、1天休息的跑者,运动损伤率降低了不少,跑步成绩提升的幅度也比那些持续训练的人高。这就说明,科学训练可比盲目坚持重要多了。
现在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跑步训练也进入了精准化时代。就拿运动手环来说吧,它不仅能实时监测心率、配速,还能分析步频、着地方式这些专业数据。还有些国际运动品牌推出的智能跑鞋,里面内置了压力传感器,能根据跑者的步态自动调整鞋底硬度,让运动效率提升不少。
城市里的跑步空间也在不断升级。像苏州河滨水跑道、深圳人才公园智慧跑道这些新型运动场地,都配备了实时数据显示屏、智能导航系统,跑步变得更有意思、更科学了。这些创新让我们对跑步有了新的认识,减脂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反而像是一场充满科技感的探索。
希望大家看了我分享的这些内容,能对跑步燃脂有新的认识。从现在开始,调整自己的跑步策略,用科学的方法让每一滴汗水都不白流,都能转化为身体实实在在的改变。不过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太一样,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是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多咨询专业人士。记住,真正会减肥的人,不是跑得最久的,而是最懂身体规律的人。
参考资料:
【1】《体重管理年,科学跑步指南:解锁高效燃脂与健康生活的秘密》;
【2】《为什么不建议天天跑步减肥了》;
【3】《未来健身趋势:跑步瘦脸会成为主流吗》;
【4】《春末初夏运动黄金期!五大王牌项目让你暴瘦10斤,最后一个太意外》;
相关知识
研究1000名晨跑者数据,掌握4个跑步细节,高效燃脂不迷茫
怎么跑步更燃脂?4个跑步技巧,让你提高减脂效率
跑步燃脂五个技巧
跑步多久才能减肥见效?掌握1个黄金规律,快速燃脂!
跑步不粗腿!掌握这些技巧轻松减脂
跑步是晨跑还是夜跑?哪个燃脂效果更快?今天科普给你!
掌握5个要点 享受高燃脂慢跑 跑出曼妙身形
减肥的人,掌握这些跑步技巧,燃脂效率翻2倍
家用跑步机:高效燃脂神器
【保健】空腹跑步燃脂效果好吗
网址: 研究1000名晨跑者数据,掌握4个跑步细节,高效燃脂不迷茫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2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