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网络发声不可“任性” 法律道德共同护航

网络发声不可“任性” 法律道德共同护航

评论热点、发帖留言、网络问政,互联网公众突破了地域、身份的限制,有了更多发声的机会,个体的言论自由得到认可和尊重。但是也有部分网络言论突破了自由的“边界”,横冲直撞、无所顾忌,不仅破坏网络秩序,而且污染了网络生态环境。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发声也有边界和秩序,需要法律和道德约束。

网络发声需要法律边界,保障网络安全。一直以来,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捏造事实、虚假传播恶意诽谤等行为屡禁不止,部分网民甚至打着网络言论自由的旗号践踏破坏法律底线,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严重制约了互联用的健康发展。事实上,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公众言论也应该遵循现实社会的法律法规,绝不能触犯公共利益以及他人的合法权利。即使标榜言论高度自由的美国,也为互联网言论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将“言论”分为纯粹言论、象征性言论以及附加言论三种,通过不同的法律界限来对它们进行管控。言论需要自由,但是绝不可以以自由的名义纵容谣言和诽谤,必须把网络发声限制在法律的边界中,才能维护网络空用秩序,共建网络安全环境。

网络发声需要道德边界.净化网络生态。匆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本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可是在网络空间,这一准则却被无情地践踏。纵观当前的网络空间,挑刺成为常态、指责肆意、谩骂风气盛行,种种负面信息造就了各种形式的网络“雾霾”。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言论自由代表着文明社会的宽容、对话与和解,必须得到尊重。但是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网络更不是个人肆意妄为的空间。在互联网时代,公民的言论自由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为此,我们更应该强调法律与道德对于网络发声的边界作用,共同维护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相信良法与善德并行,必将能够打造一个让更多的网民享受阳光、沐浴清风、汲取营养的网络社会。

(平安乡 蔡星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网络购物标价错误后的法律责任认定
护航青少年健康上网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新视野)
网络购物法律维权途径之探索
让法律和技防同频共振护航“健康证里的民生”
30岁网红“喝尿”无底线直播引发思考:如何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
承德网络部招聘
网络交易权益保护之法律问题分析
网络游戏行业防沉迷自律公约
破解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法律规制难困局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素质教育:护航新时代少年的健康成长

网址: 网络发声不可“任性” 法律道德共同护航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2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