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Adream Foundation 真爱梦想
欢迎收听《真爱之声》,我是今天的主播,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理事长潘江雪。
▎潘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讲了三期有关社交媒体的内容了。还记得我们说过社交的目的是什么吗?
▎李卉如:潘老师我记得,是为了交流信息、加深情感。
▎张怀予:还有表达自己的感受。
▎潘老师:没错。我们要想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想让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得到同学、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更多的帮助和支持,除了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礼貌问题,我们也需要在网络上成为一个讲礼貌的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李卉如:潘老师,在网络上也讲礼仪吗?我知道现实中要做讲礼貌的人,但是网络上有些人我们也不认识啊,要怎么讲礼貌呢?
▎潘老师:确实有的人会认为,当我们的社交生活从现实延伸到网络以后,交往的礼仪似乎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反正彼此也不认识。但事实上,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只要存在社交,就必须遵循一定的人际交往准则。
▎潘老师:网络社交礼仪可以说是现实社交礼仪的一种延伸,其实很多地方是相似的。虽然互联网上并没有固定的礼仪规范,但网友们根据大家的行为模式,还是总结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网络社交行为。今天啊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其中一部分。
1
遵纪守法
▎潘老师:首先,使用社交媒体有一个底线,那就是要遵纪守法,这是最基本的道德。具体来说,要做到不发表违法言论和不传播不实的言论,不任意谩骂、贬低、侮辱、攻击、挑拨他人。千万不要以为在网上就可以做违法的事情或者降低道德标准,如果做了违法的事情,同样也会受到追究的。例如,去年年底,一些诋毁明星的网络用户就被30多位明星起诉了,因为这些网络用户的辱骂和不实信息,给这些明星的形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潘老师:是的。很多人在现实中可能会有所顾忌,但在网络上就以为没人认识自己、可以信口开河了。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你可以选择不去关注TA的动态,但不要在他的微博、抖音等账户上随意的去发表负面言论。因为你的行为有的时候不光是不道德,很可能触犯了法律。网络实名制保证我们的权利受到保护,同时违法行为也可以被追查。刚才的例子里被起诉的那些人可能也想不到自己的行为会招来官司吧。
▎张怀予:潘老师,我们记住了。
2
尊重他人 保护自己
▎潘老师:在守法和道德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记住网络社交的一个原则:尊重他人,保护自己。我之后要讲的一些礼仪都是基于这个原则展开的。
▎张怀予:潘老师,我记得这一点在上一期的网络欺凌主题也讲过,您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吗?
▎潘老师:没错,我们上次也提到了,因为这个原则真的很重要。就以微信和微博为例吧。
我们拍到别人的照片尽量别擅自发朋友圈,因为有的时候不合适的照片会让被拍到的人不高兴,不但不能加深彼此的感情,反倒会影响关系。
另外,我们在发和别人的合影时记得先征得别人的同意。 有时候,对方可能并不希望你把照片发在朋友圈里,让很多不熟悉的人来围观。
▎李卉如:潘老师,这一点我也要提醒自己以后再发和朋友的合影时,都要先问一问TA是否可以这样做。
▎潘老师:是的,这是尊重他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此外,最好不要直接在朋友圈发布你和别人的对话截图,因为对方可能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她和你说了什么。这个不光是礼貌的问题,有的时候也是一种保护隐私的需要。
▎潘老师:如果要发,出于安全考虑,我建议你把头像照片和隐私信息等打上马赛克。比如之前的网上新闻,有一个骗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头像混进了家长群,通知家长们交资料费。这个就是因为老师的头像和群信息被心怀不轨的人利用的真实事件。
▎张怀予:原来还有这样的安全隐患。
3
注意负面情绪
▎潘老师:还有,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否适合在朋友圈或微博里表达出来。例如我们在朋友圈表达对一件事情的不满,有可能会带动更多的人去跟帖释放自己的消极情绪。因为好情绪可以感染别人,坏情绪也可以。所以如果大家对一些负面的情绪要表达时,建议可以先和朋友家人单独聊一聊,不管是面对面的,还是通过聊天软件。
▎潘老师:那么除了刚才说的这些,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让自己觉得不太礼貌的网上社交的行为呢?
▎李卉如:我觉得,我们最好不要在群里发广告,因为聊天群相当于是大家的一个聊天室,群里的所有人都应该维护它的环境。如果有人总是发广告进去,就会打扰到别人。当然,如果是一些对成员有帮助的内容,我觉得大家还是很欢迎分享的。
▎潘老师:没错,另外,如果你只和群里的某个人聊一些事情,那最好是直接私聊,以免影响到其他群成员的感受。
▎张怀予:潘老师,爸爸妈妈说老师就经常在家长群中分享一些教育方法。
▎潘老师:是的,这些内容应该很受爸爸妈妈们欢迎。还有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要反复发信息,给别人造成骚扰的印象。有的时候对方在忙,可能没有留意到你的消息,但是看到后就会回复你的。
▎李卉如: 潘老师,发微信语音不好吗?我觉得很方便啊。
▎潘老师:排除有些少数情况,比如你在外面走路,腾不出手来打字,或者觉得用文字表达容易产生歧义的情况适合发微信语音外,其他时候还是避免发语音的好,尤其是跟不熟悉的人。因为听语音比读文字信息更花时间。不能只是顾着图自己省事,而没有考虑对方是否方便听语音。
▎张怀予:潘老师,那打语音电话和视频电话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潘老师:我建议大家在打电话前要询问对方是否方便。在虚拟世界中,我们也不应该在朋友酣然入睡时不停地发微信或者打电话,这是我们必须尊重的网络社交礼仪。
▎李卉如:对哦,有的时候我都睡觉了,会被朋友打来的电话吵醒,所以我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也应该问一下对方是否方便。
▎潘老师:以上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虽然以微信、微博为例,但是也适合其他的社交媒体。当然,网络社交礼仪绝不只是这些内容,大家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体会和学习。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可以看出,所谓的网络社交礼仪一方面是尊重他人,一方面是自我保护,而那些令人反感的社交行为不仅打扰到了别人,也影响了自己社交活动想要达到的目的。
▎张怀予:我以后也会在使用社交媒体的时候多多注意自己的行为。
真爱之声
主播:潘江雪
小主播:李卉如、张怀予
监制:陈馨
主笔:刘佳岩、林媛、兰岚
组稿:王胜、陈怡
审读:韦玲、吕星宇
顾问:陈馨、王博
原标题:《优雅的网络社交需要哪些礼仪? | 真爱之声第9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