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睡眠问题。
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显示:过去10年中国人的睡眠情况不容乐观,平均入睡时间晚了2个小时,睡眠平均时长从8.5个小时缩短到7个小时,仅35%的人能睡够8小时。
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呢?有七点建议。
1. 打造睡眠环境。卧室应保持安静,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可以使用隔音材料或耳塞来降低噪音,同时,保持黑暗的环境,因为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
使用遮光窗帘能有效阻挡外界光线,创造一个有利于睡眠的黑暗环境。
室温保持在20度左右为宜,这个温度让人感觉舒适,既不会过热导致出汗影响睡眠,也不会过冷使人在睡眠中醒来。
2. 睡前避免接触电子产品。睡前一个小时做放松的事情,如:洗澡能让身体放松,缓解一天的疲劳,看书可以让心情平静,减少焦虑情绪。
千万不要在睡前玩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等屏幕发出的蓝光会严重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使用电子产品容易让人兴奋,会导致入睡更困难。
3. 保持规律的生物钟。每天固定时间睡觉,不要在周末睡懒觉,平时早起上班,这样会打乱生物钟,导致失眠难以治疗。
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整身体的内部时钟,使睡眠更加稳定,长期坚持,身体会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到时间就会自然感到困倦和清醒。
4. 合理安排晚餐与睡前饮食。晚餐不要太晚吃,因为饭后血糖升高,人会更容易兴奋,不容易入睡,建议晚餐在睡前3-4小时前吃完,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消化食物。
如果睡前饿了,不要吃高糖的东西,可以喝点热牛奶,热牛奶富含色氨酸,有助于促进睡眠。
5. 合理运动时间。每天坚持运动,尽量在睡觉3小时以前做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有助于睡眠。
如果运动时间太接近睡觉时间,身体会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入睡,比如:晚上7点左右运动,运动后有足够的时间让身体恢复平静,到睡觉时间时就能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
6. 白天光照调节。醒来第一件事拉开窗帘,制造褪黑素波动,让身体知道白天有光,不适合睡觉,晚上漆黑时才是睡觉的时间。
这样有助于调整身体的生物钟,让睡眠节律更正常。比如:白天让阳光充分照射房间,晚上保持黑暗,能让身体更好地区分白天和黑夜,提高睡眠质量。
7. 失眠时的应对方法。如果躺着睡不着,别玩手机,试试冥想和正念,冥想和正念能帮助抛掉杂乱无章的想法,放松身心,进入平静的状态,从而更容易入睡。
通过深呼吸和专注于当下的感觉,排除杂念,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遵循以上这7点建议,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逐步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睡眠状况。
你在改善睡眠方面有什么经验或问题呢?欢迎在留言区一起交流分享。
相关知识
拥有好睡眠的关键,严格遵循7个睡眠建议
睡眠质量差?想有好的睡眠,需牢记4大睡眠法则,并遵循
睡眠质量的关键,科学睡眠周期解析,7个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
如何拥有好睡眠
睡眠分贝标准:促进良好睡眠的关键指南
睡眠健康管理建议
健康睡眠,才是幸福之源!分享确保良好睡眠的12个建议
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有何关联?如何拥有良好的睡眠?
如何改善睡眠?专家分享确保良好睡眠的12条建议
如何拥有健康的睡眠 深度睡眠的方法有哪些
网址: 拥有好睡眠的关键,严格遵循7个睡眠建议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2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