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过了50岁,一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就发愁,觉得自己“胖了”“该减肥了”。但老刘跟你说,这个年纪的体重,真不是越轻越好!
其实啊,50岁以后的体重,关键不在数字,而在于“合适”。有些人明明体重正常,却盲目减肥,反而伤了气血;有些人看着不胖,但体脂超标,暗藏健康风险。
咱们今天就讲清楚50岁以后的体重到底该怎么看,或许你根本不需要减肥!
为什么50岁后体重标准不一样?
年轻时候,咱们的代谢快,肌肉量足,体重稍微高点低点影响不大。但过了50岁,尤其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激素水平变化大,代谢慢了,肌肉也开始流失。
这时候如果还拿年轻时的体重标准来要求自己,那就大错特错了!
盲目追求瘦,反而可能让气血更虚,出现乏力、怕冷、失眠等问题。
现代医学也证实,50岁后稍微“丰满”一点的女性(注意,不是肥胖!),骨密度更高,抵抗力更强,甚至寿命也更长。
50岁后,你的体重该是多少?
老刘不推荐大家死磕体重数字,但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指标:
1.BMI(身体质量指数):
计算公式是体重(kg)÷身高²(m²)。
对50岁以上的女性来说,BMI在22~26之间都是合理的,甚至稍微偏向24~26可能更健康。
比如身高160cm的女性,体重56~67kg都属于正常范围,没必要硬减到50kg。
2.体脂率:
体重数字不是关键,脂肪和肌肉的比例才重要!
50岁后,女性体脂率在25%~30%之间是合理的(年轻女性一般建议20%~25%)。
肌肉太少、脂肪过多(尤其是腰腹脂肪)才是真问题,这时候哪怕体重“标准”,也得调整。
3.腰围:
腰围比体重更能反映健康风险!女性腰围≥80cm就要注意了,哪怕体重正常,也可能存在内脏脂肪超标的问题。
50岁后,如何保持健康体重?
如果你确实超重(BMI>26或体脂率>30),老刘不建议你盲目节食,而是要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三方面调整:
1. 饮食—不饿肚子,但要吃对
蛋白质要够:
肌肉流失是中年发胖的主因,每天至少吃够1.2g/kg体重的蛋白质(比如60kg的女性,每天吃72g蛋白质)。鸡蛋、鱼、豆制品、瘦肉都是好选择。
主食别断,但要选对的:
粗粮(燕麦、红薯、玉米)比白米白面更扛饿,还能稳定血糖。
少吃“隐形糖”:
很多中老年女性不爱吃甜食,但包子、面条、酱料里的糖分可不少,这些才是发胖的元凶!
2. 运动—增肌比减脂更重要
每周2~3次力量训练:
不用去健身房,在家举举矿泉水瓶、做做深蹲、平板支撑都行,目标是保住肌肉。
每天6000步:
不需要暴走,散步、买菜、遛狗都算,关键是别久坐。
3. 中医调理—养气血,自然瘦
脾虚湿重型(容易水肿、胃口差):
可以用茯苓、山药、薏仁煮粥,健脾祛湿。
肝郁气滞型(压力大、易便秘):
玫瑰花、陈皮泡水,疏肝理气。
气血两虚型(乏力、怕冷):
黄芪、红枣、枸杞煮水喝,别急着减肥,先把气血补上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