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体重掉了,人没瘦?“瘦胖子”可能比“真胖”更危险

体重掉了,人没瘦?“瘦胖子”可能比“真胖”更危险

以下文章来源于浙大一院 ,作者关注

浙大一院.

这里能预约专家、取报告,还能随时订阅查看专业科普文,有态度、有温度、有趣儿、有用,欢迎您的关注!

自从国家都开始盯着我的体重秤后

这危机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问了一圈周围人减肥成功的经验

秘诀无非一个字

“饿”

从不吃主食

到不吃晚饭

还得加有氧

好不容易体重秤上略有成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专家却阻止了我

“小心成为瘦胖子”

啥“瘦胖子”?

一个人怎么能又瘦又胖呢?

通常来说,超重和肥胖

以体重指数(BMI)为衡量标准。

BMI = 体重(kg)/ 身高(m)⊃2;

在中国,超重定义为BMI处于24~27.9kg/m2之间,肥胖定义为BMI≥28kg/m2。但BMI并不能准确反映脂肪分布和身体成分,所以需要结合腰围、臀围、体脂率、内脏脂肪等进行综合评估。

而“瘦胖子”就是指那些体重正常甚至偏轻,但腰围比较大、代谢比较差的人,这类人往往也伴随着体脂率偏高、肌肉量偏低,内脏脂肪偏高等特点。也有“腹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啤酒肚”等说法。

外表:四肢纤细,但腰腹部松弛、皮肤松垮

体能:体力差,容易疲劳,爬个楼梯都气喘吁吁

代谢:糖代谢、脂代谢受损

根据目前最新的《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当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就属于腹型肥胖标准,但假如此时你的BMI又不高 ,恭喜你很可能就是“瘦胖子”。

“瘦胖子”除了可能存在腰围大,导致裤子不好买之外,更关键的是它往往伴随“代谢变差”。

是不是有很多朋友和小编一样,都以为“代谢变差”是指“饿了但没瘦啊”“睡了一晚上体重没掉”等等,但内分泌科张哲主任医师表示,此“代谢”非彼“代谢”,在临床上是指包括糖代谢、脂代谢、尿酸水平升高等代谢紊乱。

“瘦胖子”虽然体重不大、看着不胖,

但健康风险可能比部分胖子还高。

1

代谢综合征

“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增加

2

骨质疏松

肌肉量不足会影响骨骼健康

增加骨折风险

3

免疫力低下

代谢紊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例如平时很容易感冒

所以,体重管理真不是

看体重秤上的数字就行了!

为什么会变成“瘦胖子”?

是不是发现自己一胖就胖肚子,

尤其是年纪大了之后。

没事的,这不是你的错。

一个悲伤的事实是,作为亚洲人,咱们本来就更容易出现“瘦胖子”。相比欧洲人,亚洲人更容易堆积深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在相同的BMI下,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的体脂率大约高3-5%,也通常更容易产生不良的代谢后果。

此外,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量会逐渐流失,导致身体消耗的热量减少,即使和以前吃一样的东西,仍可能会有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储存。雪上加霜的是,这些脂肪还更容易堆积在内脏周围(即内脏脂肪),而不是皮下。

但从根本来说,

每一个“瘦胖子”背后可能

或多或少都存在以下这些原因:

能量过剩:虽说“啤酒肚”不是喝啤酒喝出来的,其根本原因仍在于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比如“啤酒配炸鸡”“炸串配啤酒”。总的来说,你身上的脂肪都是你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缺乏运动或运动不合理: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久坐办公,活动的减少让无处消耗的热量变成脂肪在你的身体里囤积。

而说起运动,大家脑袋里飘过的慢跑、骑行、游泳、球类运动等,大多属于有氧运动,这类运动虽然可以增加能量消耗,但增肌还是需要无氧运动或者抗阻力运动的配合,比如哑铃、平板支撑、俯卧撑、深蹲等,这样才能够帮助保持肌肉含量乃至增肌。

饮食摄入:除了吃得多,吃什么也会影响腰围的“一发不可收拾”。比如吃太多精制主食,漂亮的点心、美味的炒粉之类的,或是奶茶、饮料不离手,导致果糖摄入超标,都会导致腰围+1+1+1。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发现自己逐渐出现四肢纤细,但肚子越来越大,还伴有脸越来越圆、皮肤很薄、背越来越厚这样的的情况,就要小心是否有其他内分泌疾病,需要及时到内分泌科检查处理哦!

做好这五点,

避免成为“瘦胖子”

内分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冯烨副主任医师给大家划重点:

1

平衡饮食,我全都要

增加蛋白质,选择低GI碳水化合物

(升糖指数低的碳水,如全谷物等)

摄入健康脂肪,千万别光吃素

2

合理运动,两手都抓

结合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

增加肌肉量,燃烧脂肪

3

关注体脂,不止体重

定期检测体脂率和肌肉量

不行就多量量腰围

4

健康习惯,放松心态

压力是减肥的天敌

5

避免极端,长期坚持

过度节食、极端饮食、疯狂运动

可能反而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

/健康科普

来 源 | 浙大一院

作 者 | 刘钰琪 浙大一院内分泌科

审 核 | 张 哲 主任医师 浙大一院内分泌科

冯 烨 副主任医师 浙大一院内分泌科

图 源 | 壹图网

编 辑 | 胡 蝶

声 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浙里健教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体重掉了,人没瘦?“瘦胖子”可能比“真胖”更危险》

相关知识

太瘦比太胖更危险!
突然变瘦,可能比胖更危险
太瘦比肥胖更危险
知道吗?太瘦比肥胖更危险
微胖可能比偏瘦更健康?瘦子没胖子聪明?
瘦胖子,看不见的胖更可怕
瘦子比胖子更容易患病 看看你瘦了没
瘦子比胖子更健康吗?
太瘦比肥胖更可怕
Cell子刊:代谢不健康的“瘦子”,比健康的“胖子”更危险

网址: 体重掉了,人没瘦?“瘦胖子”可能比“真胖”更危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3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