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1. 疾病概述
过敏症
免疫系统通常为了保护身体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会对外来物质(称为过敏原)做出响应,这通常是无害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造成问题,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免疫系统可能就会过于敏感了。一旦某些物质识别为过敏原时,免疫系统就会做出响应,化学物质(如组胺)就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导致了过敏症。[ ]
过敏反应
某些类型的过敏,包括食物过敏和昆虫叮咬过敏,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反应,这称为过敏反应(anaphylaxis)。过敏反应是一种危及生命而需要急救的情况,会导致休克。过敏反应的体征和症状包括:意识丧失;头晕;严重的呼吸急促;快速而微弱的脉搏;皮疹;恶心和呕吐;呼吸道肿胀,可以阻塞呼吸。[]
流行病学
多项研究提示,在过去 10~20 年间,随着感染性疾病的控制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过敏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资料显示欧洲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25%-30%,我国<14岁城市儿童哮喘发病率0.12%~3.44%[],其他过敏性疾病国内尚无确切的统计学数据,尤其尚无全国成人普通人群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统计数据。
症状
过敏的症状依不同的疾病而异,可累及呼吸道、鼻窦和鼻腔、皮肤、消化系统。过敏的范围从轻微到严重,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过敏可引发危及生命的反应。
1、枯草热(花粉病,hay fever),又称为过敏性鼻炎,可能导致:鼻塞;鼻子发痒,流鼻涕;眼睛发痒,流泪或眼睛肿胀(结膜炎)。
2、特应性皮炎,一种过敏皮肤状况,也称为湿疹,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皮肤发红;皮肤剥落或脱皮。
3、食物过敏可能会导致:口腔刺痛;嘴唇、舌头、脸部或咽喉肿胀;荨麻疹;过敏反应。
4、昆虫叮咬过敏可能导致:全身瘙痒或荨麻疹;咳嗽、胸闷、喘息或呼吸短促;过敏反应。
5、药物过敏可能会导致:荨麻疹;皮肤瘙痒;皮疹;面部肿胀;喘息;过敏反应。
2. 疾病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
原因
基因和环境都对过敏有影响。
常见过敏原:
1、空气中的过敏原。如花粉、动物皮屑、尘螨和霉菌。
2、某些食物。1999 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第23次会议公布了常见致敏食品的清单, 包括8 种常见的和160 种较不常见的过敏食品。临床上90% 以上的过敏反应由8 类高致敏性食物引起, 这些食物包括: 蛋、鱼、贝类、奶、花生、大豆、坚果和小麦。其它食品如猪肉、牛肉、鸡、玉米、番茄、胡萝卜、芹菜、蘑菇、大蒜、甜辣椒、桔子、菠萝、猕猴桃、芥末、酵母诱发的过敏反应较少。[6]我国儿童以海鲜、牛奶、鸡蛋过敏较为常见。[]
3、昆虫叮咬。如蜜蜂或黄蜂蛰伤。
4、药物。特别是青霉素或青霉素类抗生素。
5、乳胶或其他你接触会导致皮肤过敏反应的物质。[3]
有些人对热或冷的温度、阳光、或其他环境因素会有类似过敏的反应。有时候,摩擦(擦或用力抚摸皮肤)也会导致症状。过敏会导致某些医学状况恶化,如鼻窦问题、湿疹、哮喘。[1]
危险因素
1、 有哮喘或过敏的家族史。过敏通常不会遗传,[1]但是,如果你有家庭成员患哮喘或过敏,你过敏的风险就会增加。[3]如果你的母亲有过敏,你有过敏的机会更大。[1]如果父母一方有过敏,孩子有25%的机会也过敏;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孩子有过敏的风险增加一倍以上达到60%-70%。但孩子不一定会与父母对同样的物质过敏,或有同样的过敏疾病类型(如枯草热、哮喘、湿疹)。[2]
2、 儿童。虽然你会在任何年龄变得对某种东西过敏,但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发展为过敏。儿童也可能在长大后变得不再过敏。但是,过敏消失后再回来的情况不太常见。[2]
3、有哮喘或过敏症状。有哮喘会增加你发展为过敏的风险。同时,有一种类型的过敏性疾病,会使你更容易对其他东西过敏。
3. 食物过敏性疾病的营养防治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约33%的过敏由食物诱发, 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中有1/5是由花生引起。[]根据美国国立过敏及感染性疾病研究所(NIAID)2010年首个食物过敏指南 [],食物过敏定义为暴露于特定食物时由特异性免疫应答所致的可重复性不良健康效应。对于食物过敏,除了回避过敏原和对症处理外,目前尚无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对食物过敏的预防与治疗上,不推荐母亲孕期的饮食回避;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建议母乳喂养至少4 个月。食物过敏患儿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母亲饮食回避后仍有严重食物过敏则需要选择低敏配方奶粉进行替代,不推荐豆奶或者羊奶替代。特异性口服诱导免疫耐受在治疗食物过敏上获得肯定,但人体对该手段的反应受到多因素影响。益生菌通过多种机制对食物过敏实现防治作用,但与口服诱导免疫耐受一样,它的临床应用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营养方面要注意没有营养监测的饮食回避可能产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对于大年龄儿童或成人,由于膳食范围较广,少数种类的食物回避一般不致于造成严重的营养问题,识别食品成分中的过敏原,读懂食品成分标签是这一人群饮食回避的关键;对于小年龄儿童或婴幼儿,不恰当的饮食回避或缺乏必要替代补充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当,造成生长发育落后[]。
比如对于国外儿童来说,牛奶是钙和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牛奶过敏的儿童就需要其他途径补充这些营养,比如强化的豆奶等等。坚果过敏的儿童维生素E也很难达到推荐摄入量。[[10]] 而国内牛奶中没有强化维生素D,也几乎不能通过其他食物有效补充维生素D,强化豆奶也很少,牛奶过敏的应多吃绿色蔬菜、卤水或石膏点的豆腐,多户外活动晒太阳。鱼虾、鸡蛋过敏的应通过其他食物补充蛋白质、维生素B12。如果通过食物相应营养素摄入量达不到推荐值,应考虑补充剂来补充。
过敏的预防
纯母乳喂养婴儿4-6个月有助于预防或减少过敏。但是,在怀孕或哺乳期间改变母亲的饮食似乎对预防过敏并没有帮助。对大多数儿童来说,改变饮食或使用特殊的配方奶似乎并不能预防过敏。2008年以来北美、欧洲以及澳大利亚的儿童过敏与营养学会已经不再推荐母亲哺乳期饮食回避作为预防婴儿食物过敏的措施。如果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家庭成员有湿疹和过敏史,建议咨询儿科医生该怎样喂养。也有证据表明,在1岁前暴露于某些过敏原(如尘螨和猫皮屑),可以防止一些过敏。这被称为“卫生学假说”。观察发现农村的婴儿往往比那些无菌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少过敏。但是,年龄较大的儿童似乎并没有受益。一旦过敏发展起来了,治疗过敏和小心避免过敏原可以预防将来的反应。[1]
另外还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避免已知的诱因。即使你的过敏症状得到治疗,你也仍然需要尝试和避免你的诱因。常见的诱因包括室外、家中或工作场所中空气传播的过敏原,某些食物昆虫或药物。一些过敏反应会被极端温度或情绪压力所触发或恶化。
2、记日记。当尝试确定什么原因导致或恶化你的过敏症状时,尝试追踪你的所有活动,留意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并记录下来。这可能有助于你和你的医生确定诱因和治疗及预防的最佳步骤。
3、佩戴医疗警示手镯。如果你曾经有过严重的过敏反应。佩戴医疗警示手镯(或项链)可以在你万一出现严重反应和你无法沟通时让别人知道你有严重的过敏反应。[3]
相关知识
过敏症的营养防治
宝宝春季过敏症状及防治
2021中国过敏防治周
对过敏性疾病的防治
普洱茶过敏:原因、症状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婴幼儿过敏预防的早期营养干预
春季外出容易花粉过敏 6招防治过敏
食物过敏的防治措施
如何预防小儿过敏症
【新医健康说】克服障碍,防治食物过敏 ——世界过敏周
网址: 过敏症的营养防治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4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