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关注儿童健康的主要五个方面:处于第一位的就是身高。身高问题会影响成年人的自信心,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十分在意,但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更有些家长,当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同龄孩子身高差距很大时,才注意到这个问题,而骨骺线已闭合,错过了身高干预时期,为时晚矣。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如何对身高进行科学管理。
准确测量身高
0-3岁宝宝身长测量法
家庭测量:让宝宝仰卧在桌面上,两下肢并拢并伸直,用书本顶住宝宝头部并使书本与桌面垂直,用笔在书本与桌面的接触处作一个直线标记。爸爸妈妈可以相互配合,同时用书抵住宝宝的脚板,且使脚板与桌面垂直,并用同样的办法划出宝宝脚板处的标记。最后,用尺子测量出两线之间的长度,就能得到宝宝的身长。
3岁以上宝贝身高测量法
站立方式:被测者赤脚,“立正”姿势,即脚跟、腿部、臀部、腰部、背部、肩部和头部全部贴墙站立,胸部稍挺起,手部位后收,双眼平视,下颌不能上翘,以测得头部最高点。
注:每次测量身高最好连续测量两次,间隔30秒。两次测量的结果应大致相同。身高计的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测量时最好用同一尺子,同一姿势,相同的测量时间(由于人的脊柱椎间隙受到其姿势和活动度的影响、以及足弓的变化,人的早晚身高会有不同。在相同的时间测量才有可比性。我们通常要求在早晨起床时进行测量。),同一个人测量(不同的人在测量时,尺卡压在头部的松紧度是不一样的。另外,尺卡有时会有松动,要掌握尺卡长度与地面保持平行)。
生长规律
宝宝身高生长规律
一般来说,新生宝宝的平均身高为50厘米左右,0-1岁时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平均每月的增长幅度是2.5厘米;7-12个月时,平均每月增长的幅度为1.5厘米。在满周岁时一般会比刚刚出生时高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身高的1.5倍。
从1岁左右开始,身高的增长速度就会开始变缓。1-2岁全年约增长12厘米;2-3岁增长8厘米左右。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婴幼儿时期是否进行有效的身高管理,将会对孩子成年身高造成上下10厘米的差距。
青春期身高生长规律
正常情况下,整个青春期,女孩可增长20~25cm,男孩一般比女孩推迟2年进入青春发育,男孩可增长25~28cm。随后骨骺闭合,身高便停止增长。
发现异常
按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2006年发表的“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的定义为,矮身材为儿童身高小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身高正常均值减2个标准差(<-2SD)或≤P3rd(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数)。当发现孩子身材矮小时,应及时到儿童保健门诊就诊。
根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2017年开展的线上调查数据,被调查的我国八千余名0-6岁儿童家长中,从未给孩子测量身高的占25%,3-6岁每月给孩子测量身高和体重的仅占24%。因为身材矮小前往儿童保健诊室就诊的儿童中,90%的儿童家长因为没有对儿童身高和体重进行监管,不能告知儿童准确的身高和体重值,对儿童前一年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值更不知晓,使医生不能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所以,我们需要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科学管理,让孩子们都能达到理想身高。
儿童保健发育行为门诊
黑龙江省医院
出诊专家
赵雪妮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哈工大兼职教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专委会委员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保健专科联盟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发育行为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主攻专业方向是儿童生长发育及心理行为疾病
擅长发育迟缓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评估及早期干预;儿童学习困难、厌学、焦虑的评估及指导;矮小儿童、儿童早发育、性早熟、儿童肥胖症、儿童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
▼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
黑龙江省医院 儿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