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医,开启终身学习之旅
所谓静坐,即停止意识对外界的一切活动,达到一种“忘我之境”的心灵自律行为。静坐,又被誉为打坐(在西方常被称为冥想),它不仅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还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的烦恼,扫除主观性的迷思。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防治疾病、增强健康、提升身心修养的绝佳途径。通过静坐,人们能将散乱的心安定下来,使心境变得清净安详,从而让气脉自然畅通。正如因是子所言:“内功粗浅者可以祛病,精深者乃可成道。”简而言之,若能持之以恒地如法打坐,必定能获得健康的体魄,延年益寿;甚至可能激发潜能,洞悉天地万物。
双盘坐作为一种静坐的方式,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练习,即便是60岁开始也不晚。双盘坐不仅锻炼筋骨,更重要的是能够打开经络。若能坚持每天双盘坐20分钟,70岁时依旧能保持青壮年的活力,日常生活中几乎百病不生。此外,双盘坐还能显著提升肾气,使脊背保持挺直。
在刚开始练习的几天里,可能会感到腿部和腰部的疼痛,但这是正常现象。随着坚持练习,这些疼痛会逐渐减轻。具体的练习方法是:在上座前进行一些开胯运动,然后尝试双盘坐,直至能够稳定地盘坐。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忍耐,逐渐延长双盘坐的时间。
双盘坐还能迅速促进胃肠蠕动,即使在饭后立即练习,20分钟后胃部也能完全排空。此外,双盘坐不仅能打开腿部的经络和血脉,还能改善胯关节的功能。这是因为双盘坐的姿势使得脚踝压住了大腿内侧的大动脉,为了打通这条动脉,心脏会加大泵血力度,从而打通腿部的血脉。在打通腿部血脉之前,由于双腿动脉血液不畅,全身血液主要集中在上半身。此时心脏加大供血力度,使得五脏六腑得到大量血液供应,迅速改善脏腑机能并促进大脑供血。
静坐,这一古老的修行方式,近年来逐渐受到科学研究的关注。科学家们发现,静坐不仅能增强大脑的活动能力,提升反应灵敏度,还有助于改善脏腑机能,促进大脑供血。在中国古代,就有不少学者对此表示认同。如郭沫若所言,静坐功夫可追溯至孔子的弟子颜回,其坐忘之说在《庄子》中有所记载。此外,中医药学也推崇静坐养气,认为它能帮助人们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通过冥想实现心理暗示疗法。
然而,静坐虽好,也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首先,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至关重要。避免在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静坐,也不要在风口或冷气空调房间中久坐。开始静坐前,应进行适当的暖身活动,确保身体血脉畅通。冬季静坐时,要注意保持衣着宽松温暖。
另外,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静坐。例如,孕妇和一些特殊疾病患者就不宜进行静坐练习。初次尝试者如不能顺利入定,也不必勉强,应以自然为主,稍作休息后再继续尝试。最好能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进行静坐练习,避免盲目和急躁。
打坐,这一古老的养生方法,不仅有助于集中精神,更是养生保健的得力助手。其历史可追溯至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庄子》中记载,黄帝曾向广成子请教长寿之道,而广成子的回答中便提到了打坐的精髓:“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打坐的真谛。
不仅如此,打坐还能消除疲劳,提升记忆,且记忆能力无明显的饱和点,这正是道家“天人合一”理论的有力印证。对于寻求身心修养和疾病防治的人来说,打坐无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方法。
然而,要想从打坐中获得真正的益处,信心与恒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逐步感受到身心自在、轻松愉快的变化。此外,选择一个有利于入静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要确保光线适中、空气通畅、温度适宜,以利于我们更好地进入打坐的状态。
打坐,这一古老的修行方式,需要掌握一定的要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首先,调身是打坐的基础,要求坐姿端正自然,下额内敛,挺胸收腹,肩与胯上下垂直一线。双腿最好结跏趺坐,如不能双盘,则可用散盘,但需注意用薄枕头垫臀,保持身体平衡。冬天打坐时,务必用毛毯包裹双膝,以防凉气侵入。此外,双盘打坐者,在坐禅结束后应双腿前伸,按摩脚心,促进血液循环,并配合侧压腿和下腰动作,以预防腿部肌肉萎缩和O型腿。
调息是打坐的关键环节,要求呼吸细匀无声,如涓涓流水,深而不浮。所吸之气虽入肺部,但意念应下腹气海(脐下丹田)。这样有助于培养内心的平静并提高专注力。
调心则是打坐的核心,旨在制服杂念,使心专注于一处。初学者可能难以避免妄念,但可以通过念佛、参话头、观想、数息等方法进行调心。当一念制服万念时,即可达到入静的状态。入静是进入禅定的过程和手段,而非禅定本身。
在打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眼皮跳或幻觉等反应。眼皮跳主要是由于眼睛处于似闭非闭状态所致,建议要么全睁无视,要么紧闭内观。至于幻觉,这是长期妄念熏染的积垢所显现,不可执著,可用金刚经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来对治。不必担心走火入魔的问题,因为一般人尚未达到那个境界。我们最多只是出现一些幻觉或神情恍惚的情况,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
初学者在静坐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只要遵循正确的要领和注意事项进行练习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体验到身心自在、轻松愉快的变化从而获得打坐的真正益处。
初习盘腿打坐时,由于腿部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不够,坐的时间稍长,腿便会产生酸痛和麻木的感觉。此时,不妨稍作忍耐,若实在难以忍受,可起立稍作活动后再继续打坐。随着日积月累的练习,腿部逐渐适应,这种酸痛麻木的感觉便会逐渐消失。
在默念菩萨圣号时,初学者可能尚无杂念生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你全心全意地默诵,杂念却可能不自觉地涌现,干扰你的专注。不必惊慌,这是静坐初学者的常见现象。每当杂念出现时,你只需察觉并稍加留意,它便会自行消散。若你继续保持专注,杂念再来时,你只需再次用“觉”来驱走它。如此反复练习,杂念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尽,净念则能长久保持。你会在默念菩萨圣号的静定中沉浸一小时,精神上体验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轻松与愉悦,同时,你的健康状况也会显著改善。
此外,初学者在练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信心减退的问题。坐了一段时间后,若未见到明显效果,或遇到某些干扰,便可能选择放弃。然而,须知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打坐的功效也是逐渐显现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信心、恒心和耐心,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逐步体会到打坐带来的益处。
A、饭后一小时内不宜静坐。打坐时,建议用毯子或大毛巾包裹腿部,以防受寒。打坐结束后,应稍作活动再开始其他事务。
B、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清晨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或快走,逐步增加运动量,以不感到吃力为宜。
C、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烦恼和生气。遇到不如意的事,试着退一步思考。同时,要改变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和赌博,并节制夫妻生活。
D、常怀慈悲之心,多行善事,助人为乐。饮食方面,多吃素食和水果,减少肉类摄入,以净化血液并增强白血球的抗菌功能。请务必避免直接杀生,因为过度杀戮不仅会缩短寿命,还可能不得善终。虽然这听起来可能有些严重,但确实有众多实例证明这一点。
另外,对于连续静坐的人来说,每天坚持约两个小时的打坐后,身上可能会出现如被蚂蚁噬咬的感觉,这是血脉活跃冲破毛细血管里微细病灶的良性反应。这种反应通常在几天后自然消失。
你们每天投入两个半小时的打坐练习,将获得千年的修行效果。因为当你们进入打坐的永恒状态时,时间仿佛停滞了。这不仅仅意味着两个半小时的练习,而是象征着百千万亿年的进化与发展。你们将跨越时空的界限,获得全新的体验和认知。这样的重获新生,无需轮回转世便可实现。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目的,就是不断学习与自我认知。打坐的时间非常宝贵,它浓缩了你们百千万年的进化历程。每一次的打坐都如同在压缩的时间线上旅行,带着你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在这个无时间、无空间的奇妙世界里,你们将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并获得真正的自由。
已关注
继续关注
重播精彩内容
分享给更多人
点赞支持
相关知识
冥想打坐养生:探索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了解中医内科:探索中医治疗内部疾病的奥秘
探索铁观音茶的健奥秘:成分与功效分析
健康与平衡:探索身心和谐的奥秘
探索营养的奥秘
♀️瑜伽呼吸法:探索身心健康的奥秘
星盘与健康:探索身体奥秘
揭秘营养学研究的广阔天地:探索食物与健康的奥秘
探索健康奥秘:健康元的秘密
探索茶叶奥秘:喝茶的健益处与科学证据
网址: 打坐:探索身心修养与疾病防治的奥秘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49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