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科学饮水:
健康的机体必须要保持水平衡,也就是说人每天排出的水量和需要补充的水量是相等的。老年人每日水的需要量与年龄、气候、活动强度和饮水习惯有关,当然也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相关,老年人肾脏功能减弱,体液平衡恢复较慢,同时由于口渴感比较迟钝,在环境温度和湿度升高的情况下,水分摄入不足的风险增加。
我国四城市居民饮水调查也观察到,50-60岁成人与50岁以下成人饮水量差异不大,结合国外推荐量,我国为50岁以上老年人饮水量的推荐量为与成人相同,建议男性老人饮水量在1700ml,女性在1500ml。
在此基础上,专家还提出老年人不应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而应该主动饮水。这是因为,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老年人应该定时定量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也不应该连续喝很多水,口渴是大脑中枢发出要求补充水分的信号,等到口渴才饮水是不科学的。
养生专家特别为老年人推荐了饮水时间: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适量饮水,可补充白天新陈代谢造成的水分流失。晚上8点左右是睡前饮水的适宜时间,以防血液浓度过高,加速血液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每日摄入的水来源于饮水及食物水,其中饮水为白水与饮料的饮用量之和,食物水来自于主食、菜、零食和汤,包括食物本身含的水分和烹调过程中加入的水。常见含水分较多(≥80%)的食物主要有液态奶、豆浆、蔬菜类、水果类等,以及汤类和粥类,鉴于一般老年人对钙的摄入不足,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在饮水方面应该多饮奶,但控制每天饮奶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水分逐渐减少,常常不能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由于体液不足即会出现血流缓慢、代谢产物堆积、气体交换不足,因而对健康长寿极为不利。
老年人科学饮水至少有如下好处:
可以防治心脑血管疾患老年人长期慢性缺水会使得其有效血液循环容量不足,血黏稠度增高,从而使机体各种器官的血液灌流量下降导致器官组织的缺血和缺氧。而心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长此以往应付导致徒劳血栓形成,提高了脑栓寒、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多饮水就可避免这些弊端。
可以防治消化不良老年人体内缺水则胃液、唾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均分泌不足,这样不仅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同时还会妨碍食物养分的化解和吸收。只有科学饮水才能健胃消食。
有助于防治便秘老年性便秘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多与其饮水不足有密切关系。多饮水、常饮水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便秘或缓解便秘程度。
可利于止咳排痰患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痰往往不易咳出,除了咳力不足外还与痰的黏稠度有关。谈过于黏稠,黏附在气管或支气管壁上时就不易咳出。补充水分将痰稀释便易于排出。
可保护肾功能体液充足可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浓度,减少肾损害。尤为重要的是老年人若经常补水,就会避免尿中钙浓度过高可以预防肾结石。此外,一旦患了泌尿系统感染如补水及时可起到“内洗涤”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抗生素往往起不到的作用。
抗衰老体内的水失去平衡是衰老的主要原因。水是生物体中提供能量的物质,也是各种营养物质的传送媒介。如果缺水应付阻碍体内液体流动,就会使新陈代谢变慢使人开始衰老。目前还没有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但是如果能够阻止或推迟生物体内的失水过程就会延续生命。
防癌老人长时间缺水不仅使尿量减少、皮肤功能减退、汗腺分泌减少。还会影响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造成有害物质在体内蓄积,容易造成尿路结石、乳腺癌、泌尿系统癌症等疾病。
防止白内障形成人眼内的液体含量较高,在机体缺水时会发生生化改变,引起眼晶状休蛋白变性最终造成晶状体混浊而致视力下降。
由此看来,补水不仅可以防治多种老年性疾病,还有利于维护各种组织器官功能有益于健康长寿。所以人到老人在注意各种营养补充的同时不要忘记补充水分,老人每日饮水以1200-1500毫升为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新世界写字楼B座807 邮编:100062
(注: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撤销,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