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分享正畸初诊接诊流程中的拍片与取模型,这篇文章分享一下口腔正畸摄影这一重要环节。
照相在贯穿整个正畸治疗流程,从前期定计划到最后保持,甚至保持数年后的复查,都是重要的影像资料,也是我们学习的中药资源。
首先要明确口腔正畸摄影的意义:
①可以辅助我们进行正确的诊断、做矫治设计,记录矫治过程以及进行矫治效果的评估;
②为科学研究或论文发表提供素材,从而推动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③对于复杂疑难病例,可以分享交流谈论;
④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是重要的法律依据。
口腔正畸摄影需要的基本器材:
相机:一般都用佳能或索尼相机,跟拍口内照片关系密切的几个参数包括:
①光圈:相机镜头内部用来控制进光孔的部件,调节曝光,控制景深。F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进光量越少,曝光越小,图片发暗,光圈越小,景深越深。景深是指当镜头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仍可清晰的范围。它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大景深前后清晰,小景深前后虚化。
②快门:是照相机用来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结构,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快门的速度越慢,进光量越多,适合晚上拍摄。口腔科常用125-160。
③感光度(ISO):改变感光芯片里讯号放大器的倍数来改变ISO值,当提升ISO值时,放大器也会把讯号中的噪声放大,产生粗微粒的影像。感光度控制画面精细度,辅助调节曝光。光线不够,可以把感光度调高。
④闪光灯强度:决定决定闪光灯输出光亮强度,同光圈、快门、感光度协同决定整体曝光。
口腔正畸摄影包含两部分:面像和口内像。
一、面像
拍摄面像的目的是进行面型分析,又包括了正面分析与侧面分析。正面分析包括:面型(长短宽窄等)、中线与对称性、垂直比例、水平平面及面下1/3的分析。侧面分析包括:面型(直凹凸等)、鼻唇角、审美平面、上下唇沟及下颌角等。
面像分别拍摄正位,侧身45°及侧身90°肖像。
正面部肖像主要用于观察面部对称性,以及美学平面与颅颌面的关系,如果面部和牙齿存在不对称,影像中应能够再现,从而了解患者现有的颜面软硬组织及容貌特征,预测矫治能达到的美学效果,避免矫治时只注意牙颌忽略容貌,伸至破坏面部的平衡与美观。
正面部肖像拍摄时采用均质背景,蓝色或灰色为宜;直立或端坐,与背景间距10公分左右,保持头、背、肩的直立,不要偏斜,面部肌肉自然放松,头发向后梳,暴露两耳,戴眼镜者应将眼镜摘下,患者瞳孔连线与地面平行。影像的构图包括整个面部,鼻子大约在正中间,头顶以上的空间预留照片纵向长度的1/10,下缘在锁骨附近,左右缘与两耳的距离对称,拍摄时一定要保持相机水平,以患者瞳孔连线作为校正平面。
正面部微笑像用于评估患者面部中线与牙列中线的协调性,微笑时是否露龈,笑线,颜面部对称性、协调性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畸形,拍摄时嘱患者自然微笑,露出上前牙,其他拍摄要素同正面部肖像。
侧身45°肖像,嘱患者侧方旋转45°,拍摄自然放松和微笑两种状态,左右侧均拍摄。取锁骨以上颜面侧面,头发向后梳,暴露耳廓,面部肌肉群放松,对焦于近拍摄者侧的颧骨区域,双侧对称。
侧面部肖像,嘱患者侧身90°,分别自然放松和微笑像,构图包括整个侧面部,以髁关节位置作为影像中心,暴露耳朵,左右对称。
口内照片是对牙齿组织和软组织的整体印象,各牙齿的位置、角度及长度之间的关系都能够看到,可以全面展现出牙龈曲线,软组织健康程度和存在的美学问题。 一般需要拍摄6张:牙尖交错位时的正面、左右侧及上下牙弓合面以及覆合覆盖的特写。
拍摄全牙弓咬合影像时,一般要求患者端坐或呈45°体位躺于牙科椅上,由助手进行双侧牵拉,拍摄者上身前倾,左脚向前迈出,两脚打开适当距离,稳定身体。拍摄者上身前倾,左脚向前迈出,两脚打开适当距离,稳定身体。拍摄时,嘱患者牙齿咬于正中,将口角拉钩放于口腔前庭,再向两侧、向前拉紧,避免接触到牙齿,暴露全部牙齿、唇侧牙龈、粘膜、系带和咬合关系。拉钩手柄中央与咬合平面位于一条直线,拍摄者位于患者正前方,镜头平面与画面上下缘平面平行且等距离,牙弓中线(如果正常)与画面垂线中线一致。焦点于中切牙,构图以上中切牙为中心,包含全牙列的牙齿、软组织,尽量少暴露牵拉器,并将嘴唇排除在外。影像的水平中线是上颌前牙的切端连线,垂直中线是面部中线,左右颊间隙均等,从正中到左右的牙齿数量相等,咬合平面与镜头线呈水平(横向),咬合平面均分构图。
覆合覆盖影像,拍摄时体位与正位咬合像相同,拍摄侧拉钩适当向后牵拉,至少暴露完整的尖牙,拍摄者转移至患者右侧,平行于咬合平面拍摄,对焦中心位于尖牙。
颊侧咬合影像:完整的颊侧咬合像以第一前磨牙为中线,包括整个牙列,可以清楚的看到后牙形态、排列及合关系;对于牙列缺损患者,还可以观察对颌牙的伸长、邻牙的倾斜问题,评价骨吸收等情况。
拍摄时,拍摄者左手持侧方口角拉钩,向远中、外牵拉,避免接触到牙齿,暴露被摄侧牙齿、牙龈、粘膜、系带和咬合关系,右手持相机位于患者侧前方,与患者成45°,助手持正位拉钩轻轻牵拉对侧口角,保证拍摄视野清晰。聚焦位置为第一前磨牙区,拍摄包括整个牙列直至最后的磨牙,口角拉钩中央与咬合平面位于一条直线,咬合平面与画面上下缘平行且等距离。
上下颌牙弓合面影像中可以反映牙弓形态、牙齿排列、切端位置等美学信息,是进行美学牙科相关治疗前测量、计算、美学设计的重要影像,也是综合治疗前反映已经存在的充填体、磨耗情况等问题的重要影像。
拍摄上颌牙弓颌面像时,应调整椅位至患者几乎呈仰卧位,拍摄者站在患者头部,从上面拍照。助手站在患者左侧,右手拿压唇板牵开口周唇组织,左手拿三用枪将反光板轻轻吹干以保持视野清洁干燥。拍摄下颌时,拍摄者位于患者右侧,助手左手拿压唇板牵拉唇组织,右手拿三用枪吹干反光板。嘱患者张大口,需注意反光板后端不要过于接近拍摄侧牙齿,以避免形成双重影像。拍摄时对焦中心在前磨牙咬合区连线的中点处,助手将患者的唇、颊组织向外充分牵拉,尽量使包括第二磨牙远中的整个牙弓全部暴露出来,反光板的边缘和嘴唇要尽量少进入构图以内。
相关知识
口腔正畸
口腔正畸小课堂
浅谈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
浅谈美食摄影
浅谈替牙期儿童的口腔护理
口腔牙齿正畸科护理健康宣教(33页)
解析口腔正畸遭遇的一些误区……
正畸小知识:导致牙齿矫正后反弹的不良口腔习惯有哪些?
浅谈儿童摄影构图技巧
正畸治疗期间是否需要定期检查口腔健康
网址: 浅谈口腔正畸摄影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53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