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 或 扫描下方二维码
收看完整视频
让幼儿在运动中健康茁壮成长
文 / 梁灵
近十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由于缺少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肥胖、近视、身体素质下降等症状多发。这些问题一直牵动着社会的目光。正确的运动方式对幼儿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而目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却在一定程度上疏忽了运动的生理天性。那么,幼儿适合做哪些运动呢?运动对于幼儿又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近日,上图讲座开展暑期“科学育儿大讲堂”系列讲座,邀请了多年来从事幼儿运动生长发育研究、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陆大江教授谈谈早期幼儿运动科学。陆教授将知识与经验结合,与家长们分享了众多幼儿早期运动理念与可操作的幼儿运动游戏。
儿童早期发展对学龄前儿童的未来养育环境及自身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儿童的养育环境支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运动、睡眠、营养和亲子关系等。其中,运动对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在生理方面,科学的幼儿运动在幼儿的血管、代谢、疾病免疫力等方面有积极的增益效果,很多疾病和健康问题只能从早期运动抓起、从幼儿健康抓起。在心理方面,科学的早期幼儿运动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在社交以及认知方面的发展。人的认知能力会在运动中不断开发,特别是空间认知能力以及身体认知能力都是在运动过程中得到显著发展的。
陆教授分享了儿童体力活动金字塔,主张家长们应当遵循幼儿生长发育各个年龄层的运动特性,平衡运动和营养。他特别指出,一天各种类型的身体活动时间应累计达到180分钟以上,其中中高强度的运动不少于60分钟,普通体育活动不少于120分钟。我们要把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使儿童从小就能得到充足的体育锻炼。
陆大江教授还着重强调了儿童运动的趣味性。老师与家长要采用符合儿童年龄段的生长发育特点的运动,综合多种强度、多种模式、多种环境,确保幼儿快乐地、充分地运动,从而达到发展基本动作技能、锻炼心肺、强化骨骼肌肉、发展平衡能力等多种目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注重体、教、医三重结合,科学发展早期幼儿运动,让孩子们能够在科学养育下越来越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