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央视春晚上周深演唱的《健康到到令》在校园中广受喜爱,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代生活的便捷性催生了众多“小懒虫”,然而,《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却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我国超重和肥胖人口已超过5亿,其中6至17岁青少年的超重比例为1%,肥胖比例为9%。更令人担忧的是,年龄小于6岁的儿童中,超重比例已达8%,肥胖比例为6%。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因,如呼吸系统疾病、胆道系统疾病、重症胰腺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骨关节炎等。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大数据,我们怎能置身事外?《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三减三健”活动,其中“体重”问题被置于重要位置。因此,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实现规划目标的关键所在。
BMI值,即体重与身高的平方之比,是衡量身体总体重指数的重要指标。然而,要科学判断是否肥胖,仅凭BMI值并不足够。我们需要遵循“三步走”的策略:
首先,确保BMI值处于正常范围,即5≤BMI≤9。
其次,关注体脂率。对于女性来说,体脂率的正常范围是18%-28%,而男性则是10%-20%。
最后,通过测量腰围和计算腰臀比来进一步评估。腰围方面,女性的正常值应不超过80cm,男性则不超过85cm。同时,腰臀比也是评估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女性的正常范围为75≤女≤85,男性为80≤男≤90。
在测量腰围时,需确保两脚并拢直立并露出肚皮,然后使用皮尺沿肚脐上1cm处水平绕一周进行测量。请注意,测量时要贴紧皮肤但不要过度勒紧。
(二)科学调整运动模式,合理控制运动强度
要科学把控运动强度,我们可以借助数脉率的方法。在运动时,脉率应维持在“170减去年龄”以上,但不超过“220减去年龄”的水平。这样,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运动需求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以下是不同强度的运动建议:
高强度运动:如快跑、跳绳和游泳,这些运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心肺功能,但需要注意安全。
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慢跑和爬楼梯,这些运动适合大多数人,能够达到锻炼的效果。
轻度运动:如广播操和太极拳,这些运动适合初学者和身体恢复阶段的人群,能够轻松地达到锻炼目的。
研究显示,单纯通过节食来减肥,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因此,选择正确的食物至关重要。以下是餐盘搭配的科学建议:
蛋白质来源应占餐盘的1/4。推荐选择低脂肪肉类,如鸡肉、鱼肉等,摄入量按8-0/kg体重控制,同时每周至少食用两次水产品。
谷物和淀粉类蔬菜占据1/4。建议粗细搭配,多食用全谷物食品。
非淀粉类蔬菜占据餐盘的一半。推荐深色蔬菜占比超过一半,每日摄入500克蔬菜。
此外,每天应摄入300-500毫升乳制品,优先选择低糖、低脂产品。若乳糖不耐受,可选用舒化奶或酸奶。同时,每日饮水量需超过1500毫升,适量食用水果。
从减重、减脂到改善代谢指标,再到重塑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都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健康。关键在于调整心态,确保饮食均衡,结合适量运动,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我们便能摆脱“摆烂模式”和“懒虫”角色的束缚。
相关知识
健康减肥:从减重到塑形,追求全面健康的生活方式
迈尔密健康减肥:从减重到塑形,追求全面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指南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塑造健康生活行为
生活方式重塑,如何践行健康的生活习惯
科学减重指南:书籍推荐与健康生活
科学进行体重管理,塑造健康生活方式
营养干预治疗肥胖和慢病,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年轻人的早餐健身指南:从营养到运动,打造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科学减重新指南:健康生活从现在开始
网址: 健康生活指南:从减重到重塑生活方式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5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