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这“2种”护腰动作,不适合老年人,医生:腰椎间盘突出越练越痛!

这“2种”护腰动作,不适合老年人,医生:腰椎间盘突出越练越痛!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你是说,我爸最近做的那个护腰动作,反而对他不好?”王岚皱着眉头,小声问出这句话。

她对面的老同事刘阿姨六十多岁,头发染得乌黑,爱跳广场舞,最近开始天天跟着视频学做一些“护腰操”。

她丈夫正是王岚口中的“爸”,上个月检查出腰椎问题,医生嘱咐他少动,但老人总觉得“动一动才不会僵”。

刘阿姨劝她赶紧制止,说自己以前也吃过亏。

事情往往就卡在这个节点:人们总以为“多动好”,可真相是,错误的动作比不动还要糟。

特别是一些所谓“护腰动作”,看上去温和,其实对某些身体状况是负担,不是帮助。

老年人的身体代谢和肌肉恢复能力都在下降,骨关节也经历了几十年的磨损,这时候错误的训练方式,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容易雪上加霜。

比如说,有人特别喜欢做“抱膝滚动”和“跪姿扭胯”,说是能拉伸腰背、活动骨盆,但很多时候,这两个动作并不适合中老年人。

特别是腰椎间盘有问题的群体。为什么?因为这类动作在“牵拉”肌肉的同时,也在强行改变脊柱生理曲线,增加了椎间盘的剪切力。

一个动作在视频上看着柔和,其实落在一个退化的脊柱上,代价很高。医学研究数据也说明了问题。

2020年国内一项针对老年人群的康复训练追踪调查,涵盖41个社区、约6700名60岁以上老人,

研究发现,长期练习“过度屈曲脊柱”的动作(比如抱膝滚动),在3个月内产生腰部不适的比例高达46.8%。

而那些没有做这些“传统拉伸动作”的人,腰痛复发率只有21.5%。

差距不小。

别小看这“20多个百分点”,它背后是几千个家庭的护理压力。问题在于,太多人把“柔软性训练”当作理所当然的康复方式。

身体是需要活动,但不是任何动作都适合。尤其是到了老年阶段,身体结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张满是折痕的旧报纸。

动作一旦超出它承受的范围,撕裂、压迫、错位都会跟着来。

人一旦老了,身体的反应不像年轻人那样即时,有些损伤,可能三天之后才显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年人练完操,表面舒服,几天后才开始腰痛加重。

另一个被误解很深的点在于“强化核心”这个说法。

近几年,各种健身课程都在强调“核心肌群很重要”,于是大量老年人也开始做“平板支撑”、“俯卧撑变化式”等动作,企图增强腹部、腰部的稳定性。

但核心的概念,本来是为年轻人或中年运动人群设计的训练框架。

老年人做这些动作,不仅收效甚微,更多时候是在增加椎旁肌和横突肌的负担,而这些深层肌肉如果长期超负荷,很容易造成牵拉性劳损,反倒使腰椎更不稳定。

另一个很少人意识到的问题是,很多老年人的痛感反馈机制本身就不灵敏。

他们常说“我不觉得痛”,但这并不说明身体没出问题。

神经传导速度在老年阶段显著下降,很多损伤早已出现,只是痛觉没来得及上报。

也就是说,靠“感觉舒服”来判断一个动作好不好,是极其危险的。

另一个数据来源来自日本筑波大学一项为期五年的长期研究,对3541名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运动干预后跟踪。

研究结论显示,采用低冲击稳定训练(主要是静态维持、坐姿转体、仰卧膝盖上抬等)的人群,其腰椎功能恢复速度比动态伸展训练快了近1.7倍,且疼痛发生率降低超过40%。

这组数据说明什么?不在于多练,而在于选对。

那到底该练什么?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靠墙站立”“五点支撑”等经典方法。

这些动作当然有它的价值,但很多人没注意到一点:动作本身的设计,是为了强化“脊柱中立位的控制力”。

也就是说,真正有效的护腰动作,是那些能帮助老年人学会保持正确姿态、减少代偿运动的训练。

不是活动幅度越大越好,而是让身体回到它该有的轨道。但很多老年人练动作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脊柱中立位”。

有些人甚至连站立时膝盖是否超伸、骨盆是否前倾都不了解。

这时候,即使动作看似“温和”,也可能是错的。

比如一个人跪地时骨盆没有稳定,随之而来的就是腰椎代偿过度;又比如做扭胯动作时,如果骨盆肌群控制力差,很容易形成剪切力。

腰椎本身就存在问题,这时候再让它被反复牵拉,等于是不断刺激病灶。

还有一点常被忽视的是呼吸配合。

很多老年人在练习动作时憋气,尤其是核心发力的阶段。

但憋气会提高腹压,这种腹压如果不能均衡分布,会造成椎体之间的压力骤增。

特别是椎间盘早已有磨损或轻微突出的个体,更容易在腹压作用下形成“急性压迫”。

训练不是一场和疼痛的赛跑,而是一种“协商式干预”。身体发出的任何信号,都值得被重视,哪怕它只是轻微的紧绷或不适。

有时候,多练不如慢练,慢练不如练对。

那么,是否所有形式的“拉伸训练”对老年人都应该回避?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并不是所有拉伸都需要回避,但重点在“设计”和“反馈”。

比如静态伸展在经过医生指导下进行,是可以帮助放松肌群、缓解肌肉紧张的。

关键是不能让脊柱参与主导运动路径,也不能让动作幅度超出躯干稳定控制能力。

换句话说,只有在“局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拉伸才有意义。

动作再好,一旦不适合自己,都可能成为负担而不是帮助。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26(01):2-6.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腰痛不仅只腰椎间盘突出,您的腰痛属哪一种?
有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吗?
腰椎间盘突出哪款护腰带好用
自发热护腰对腰椎间盘突出有用吗
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也可能是椎管肿瘤!
20160311健康之路视频和笔记:朱宏伟,腰痛,腰突,腰椎间盘突出
健康科普|腰椎间盘突出的调护与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疼痛如何缓解
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 做好疼痛管理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能否使用扭腰盘

网址: 这“2种”护腰动作,不适合老年人,医生:腰椎间盘突出越练越痛!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5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