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进步到今天,女性所处的弱势地位不断地提高。然而女性的弱势思维却依然根深蒂固,尤其在婚姻上的体现更为突出。女性择偶,绝大部分眼睛向上,年龄要比我大,收入要比我多,学历要比我高,家境要比我好等等。恰恰相反,男性择偶,年龄要比我小,收入最好不要超过我,家境太好我压力大,最好略低于我等等。择偶标准看,女性攀附强者的意识有多高,弱势思维就有多严重。
正是女性弱势思维的根深蒂固,才给了男人很多机会。简单的社会现象,一个家境很好,社会地位很高的男性,即使他岁数很大,依然能很从容的在年龄严重不相符的女性中寻找到配偶。五六十岁的男性,娶一个妙龄如花的女性进家屡见不鲜。反过来呢,一定会成为新闻。梨花压海棠,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这就是社会现实。
现实中一个男性,即使他已经过了黄金婚姻年龄,他依然可以眼睛向下选择到一个条件相对于他的女性。他收入高,可以从收入低的女性中选。城市的,可以从农村中去找。发达地区的,可以向相对落后的地区去找等等。总之,在婚姻上,年龄对于男性不是第一重要,物质基础和社会地位才是第一位的。
看看女性,虽然从数据上女性要少于男性,婚姻上女性更为主动才对。可一旦女性过了最佳婚姻年龄,就成了跨入婚姻的最大障碍。此时越是优秀的女性,给自己设置的门槛越高,看看大龄剩女越来越多就很清楚了。说到根本,是女性的弱势思维决定的。
刚看了一个视频。一个三十五岁的女性说,我父母有退休金,要找一个父母有退休金的男性家庭不过分吧。自己年收入五十万,找一个年收入七十万的不苛刻吧。我今年三十五,找一个四十岁的男性条件不高吧。如果让我来回答,她的条件真的不高。可如果我是具备这样条件的男性,年收入七十万,你说我能选她吗,基本不会。我大概率倾向于从妙龄姑娘中选。这就是落差,非常明显的落差,也是导致大龄剩女难嫁的根本。
男性选择对象,可以眼睛向下无限制的延伸。女性却只能眼睛向上做选择。不论是灵活性还是范围,男性要比女性有优势的多。
女性攀附强者的弱者思维,其实早就应该改变了。过去女性没有经济基础,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当然要选择一个家境好的,物质条件富裕的家庭。现在女性已经截然不同,很多女性收入并不比男的低,经济基础并不比男人差多少,还沉浸于过去的思维的确值得思考。
现代婚姻讲究的是彼此人格独立,不存在所谓的依附关系。为啥男性可以把视觉放宽,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女性为主。而女性却只能眼睛向上,以选择强于自己为主呢。正是女性的过分弱化自己,过分追求物质上的强者,导致了择偶男女年龄段的错位,让本该属于所谓的大龄剩女择偶对象的缺失。
社会上之所以存在大龄剩女,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苗头,要从自身找原因,而改变女性的弱势思维才是根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