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类疾病是当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越来越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动脉粥样硬化等都属于心血管类疾病的范畴。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茶具有降低血压与降低血脂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也同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在一个大规模的人群研究中,发现每日习惯性地饮用120 ml绿茶或乌龙茶持续1年,可显著降低中国人高血压的发生率。茶何以有如此神奇药效,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验证:
保护血管
茶多酚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诱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与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增强血管壁韧性,从而有效地控制血管炎症的发生。
保护心脏
茶中没食子酸能够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预防心脏纤维化的发生,从而有效地降低压力负荷导致的大鼠心脏肥大,减轻心脏重量;另外还能够有效地防治药物的心脏毒性效应,如可预防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脏毒性中的线粒体损伤。
降低血压
研究证实了茶多酚的降血压效应,如在果糖喂养的大鼠模型中,茶多酚干预 12周后可以有效地降低大鼠血压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状况;在血管紧张素诱导的高血压模型中,茶多酚同样能够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等靶器官损伤的程度。
降低血脂
1、饮用茶可以降低血脂、加速脂肪代谢。主要表现在茶中的咖啡碱对脂肪有很强的分解能力;
2、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可促进人体原有脂肪的分解,防止血液和肝脏的中性脂肪积累;
3、茶中的叶绿素既可以阻止肠胃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又能破坏已经进入人体循环的胆固醇。
饮用茶可以使血压浓度降低,从而有效达到防治效果。我国传统中医处方中就有不少以茶为主料的药方,现代主要用于辅助治疗,如茶叶山楂汤、茶叶柿叶汤等,对脑血栓、高血脂均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下面小编搜集了几种代茶饮,患者不妨根据自己的体质,平时适量喝些,集保健与提神于一体!
五款养生茶配方
1、三七红景天茶——对于有胸部隐痛,气短乏力,口舌色暗症状的气虚血瘀证患者,推荐三七红景天茶,将三七粉3g,红景天6g,丹参10g,生黄芪20g,用沸水冲泡,频饮代茶。
2、红花降香茶——有心胸闷痛,刺痛,舌紫暗,瘀斑的患者,大多属于气滞血瘀证,这类患者适合红花降香茶,将红花10g,降香6g,绿茶10g,沸水冲泡,代茶饮服。
3、首乌荷叶茶——首乌荷叶茶适用于形体肥胖,嗜食油腻,胸闷,大便干结的痰湿内阻证患者,可将何首乌10g,荷叶8g,决明子15g,绞股蓝6g,沸水冲泡,代茶饮服。
4、丹参山楂茶——丹参山楂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将丹参10克和山楂15克清洗干净后切成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先将水烧开,然后文火煎煮15分钟左右。最后滤取汤汁,一天分两三次服用。对心脑血管的血流量有改善作用。
5、银杏山楂——将银杏叶6~8克用清水洗净,用冷开水再清洗一次,用刀切碎,备用。15克山楂清洗干净,若是山楂子打碎,山楂肉切碎。将喜欢的茶叶,如龙井、普洱茶、铁观音等,根据个人口味,放进茶壶中,热开水过洗1次,接着加入银杏叶和山楂,用水浸泡。每天可饮用1~2次。
患者须知
考虑患者本身的情况,小编建议患者勿饮浓茶,选择具有清热凉血功能的绿茶、苦丁茶、普洱茶。以清晨和上午饮茶为主,避免出现失眠的副作用。
参考资料:
[1] 杨剑, 曾春雨. 茶多酚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 心脏杂志, 2012(3):398-401.
[2] 谭月萍, 黄建安, 尹钟,等. 儿茶素防治心血管疾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 2008, 30(3):13-15.
[3] 什么样的茶适合心脏病患者喝?——搜狐网
[4] 中医养心茶——搜狐网
版权说明: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图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