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科普】科学育儿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科学育儿健康知识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脑和身体快速发育。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养育照护和健康管理,有助于儿童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并有助于预防成年期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儿童早期是生命全周期中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时期,儿童早期的发展不仅决定了个体的健康状况与发展,也深刻影响着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婴幼儿进行良好的养育照护和健康管理是实现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举措。父母是婴幼儿养育照护和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儿童保健人员要强化对养育人养育照护的咨询指导。

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0-6个月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能够满足0-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任何配方奶、牛羊奶等无法替代。

6个月内的健康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不需要添加水和其他食物。母乳喂养经济、方便、省时、卫生,有助于婴儿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态。早产儿、低体重儿更加提倡母乳喂养。

母亲应当按需哺乳,每日8-10次以上,确保婴儿摄入足够乳汁。

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促进生长发育。正常足月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

特殊情形下母乳喂养,应当听从医务人员指导。哺乳母亲患病时,应当及时咨询医务人员,了解疾病和用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遵循医务人员意见,确定是否继续母乳喂养。

婴儿6个月起应当添加辅食,在添加辅食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6个月后单一母乳喂养已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求,应在继续母乳喂养基础上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这一时期,婴儿进食能力日渐完善,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

6个月至2岁期间,逐步增加辅食添加的频次、种类确保婴幼儿良好生长发育。

婴幼儿辅食添加频次、种类不足,将明显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贫血、低体重、生长迟缓、智力发育落后等健康问题。

婴儿6个月之后,添加泥糊状食物;9个月,过渡到代小颗粒的稠粥、烂面、肉末、碎菜等;10-12个月,食物应当更稠,并可尝试块状食物;1岁以后,吃软烂饭;2岁左右,接近家庭日常饮食。

1岁以内婴儿辅食应当保持原味,不加盐、糖和调味品。

1岁以后辅食要少盐少糖。

2岁后幼儿食用家庭膳食,仍要少盐少糖,避免食用腌制品、熏肉、含糖饮料等高盐高糖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岁以内婴幼儿辅食宜单独制作,保持食物清洁卫生,预防腹泻和其他疾病。

定期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及时获取科学喂养指导。

相关知识

科学育儿:母乳喂养健康知识科普
“科学育儿 健康成长”——0—3岁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讲座
育儿卫生健康知识科普
普及科学孕产知识 促进妇女儿童健康
普及科学孕产知识 促进妇女儿童健康
如何科学育儿:健康育儿知识讲座
科普育儿知识: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健康科普)健康科普知识讲解
幼儿健康科普小知识
健康教育知识科普

网址: 【健康科普】科学育儿健康知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7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