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法
一、概述
耳穴疗法是指在耳廓穴位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耳与经络的联系相当密切。耳与脏腑在生理、病理方面息息相关;耳不单纯是个听觉器官,它是人体整体的一部分。分布在耳廓上的穴位,可以作为针灸的刺激点治疗各部病症;出现在耳部的阳性反应点,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故采用耳穴疗法可以调理脏腑,起到诊断与治疗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耳针在欧洲兴起,1958年法国的医学博士P.Nogier在耳廓里发现不少新穴位,并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耳朵穴位分布恰巧一个倒置的胎儿。因此耳穴疗法被广泛运用,耳穴疗法包括耳穴埋豆、毫针法、埋针法、电针法、刺血法、水针法、艾灸法、梅花针法等。在此仅介绍耳穴埋豆疗法。耳穴压豆疗法是耳穴疗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其治病范围较广,操作方便,效果良好。具有刺激效应稳定、持久、无创伤、灵活等特点。
二、方法
(一)目的耳穴压豆法通过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种子或药丸等贴压耳穴、刺激耳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从而达到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等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耳廓的表面解剖
1.耳廓的表面解剖
(1)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起深入耳腔的横行突起部分为耳轮脚。
(2)对耳轮:在耳轮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一支为对耳轮上角,向下一支为对耳轮下脚。
(3)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陷。
(4)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5)耳屏: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分。
(6)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7)对耳屏:对耳轮下方遇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8)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9)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之皮垂。
(10)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11)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2.耳穴的分布与取穴原则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部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泡、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像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或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治病的处方配穴必须遵循以下四条原则。其一,根据脏腑功能取穴,如眼病取肝、失眠取心、增生性关节炎取肾、皮肤病取肺、胁痛取肝胆等;其二,根据西医学理论取穴,如神经系统疾病取脑干、脑点,各种疼痛病取皮质下,妇科病、生殖系统疾病取内分泌,血管性疾病取肾上腺;其三,根据疾病部位取穴,如胃病取腹、膝关节炎取膝等;其四,经验穴,如镇静、止痛取神门等。
3.常用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相关知识
耳穴埋豆法.ppt
《耳穴埋豆法》课件
什么是耳穴埋豆
《耳穴埋豆护理版》课件
耳穴埋豆功效与作用
耳穴埋豆的疗效及注意事项
耳穴埋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药穴位贴敷、耳穴埋豆——深入推广中医特色诊疗服务
耳穴疗法减肥
糖尿病耳穴压豆疗法
网址: 耳穴埋豆法.doc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96736.html